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守護我國國民與動物健康,嚴格禁止外國貓咪進入臺灣

提議者 國境守護聯盟成員

已附議138 (時間已截止)

尚須4862個附議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21-08-23
檢核
2021-08-24
檢核通過,自次日進入附議階段
不通過
2021-10-23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近日發生有154之走私貓咪,為了避免給臺灣人民與動物帶來疾病危害,全部安樂死的事件。這是件令人遺憾的事情,但為了守護臺灣人民與動物健康,實乃不得已之舉動。

而在本起事件中,雖然有許多民眾與動保團體,主張這些走私貓在經過檢疫後,可以開放領養,不必安樂死(檢疫相關費用由動保團體或領養人支付)。但有專家指出即使在經過檢疫後,這些走私貓咪仍會可能帶給臺灣人民與動物健康風險。例如台大獸醫專業學院退休教授費昌勇指出貓的疫病即使檢疫完成,仍可能有長期的潛伏期。例如狂犬病的在貓身上的潛伏期從數週、數月到數年不等。且有狂犬病的貓犬若咬到人,致死率是100%。而中興大學獸醫學院院長張照勤也說明就狂犬病而言,貓是更容易有所謂狂躁型(furious form)的狂犬病臨床表現,對其他的人及動物威脅性更大。此外,貓以感染傳染病而言更容易隱藏相關的疾病,潛伏期更長,更容易造成防疫上的漏洞。且貓由於習性的關係,更容易和其他鼠類及鳥類的動物接觸。而就重大人畜共通傳染病而言,例如肺結核或對岸現今流行的鼠疫,都是潛伏期長,不易發現的疾病。最後貓科動物也是新冠肺炎病毒目前為止認為感受性最高的動物。因此這些專家都認為即使經過檢疫,這些走私貓仍不該被領養。最好的作法仍是安樂死。

那麼基於這些專家的告知,可以得知貓能夠帶來的傳染病,都有潛伏期過久的問題。尤其是狂犬病。即使有經過檢疫,仍有漏洞的風險。這也是本起事件中走私貓都應以安樂死方式處理的原因。然而這樣的風險即使是非走私進入臺灣,經過合法檢疫的貓,也是存在的。所以基於這個原因,我們呼籲我國政府在科技與醫藥技術能夠解決這項風險前,應該禁止所有的外國貓咪進入臺灣。

利益與影響

守護臺灣人民與動物的健康,避免受到外國進入的疫病危害。尤其是致死率是100%的狂犬病。

相關連結

3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2020-11-12
 
資料共筆,

您也許感興趣的點子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眾開講政策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審計議題還有...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