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者 Bruce Lin
已附議626 (時間已截止)
尚須4374個附議
根據環保單位統計,台灣自產加上進口每年燃燒紙錢總量約10萬噸以上(2015年總量更高達24萬噸;環保署資料),按照燃燒1公斤紙錢=排放1.5公斤二氧化碳來計算,等同每年15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15萬噸排放量等於每年砍掉200萬顆翠綠的樹木。
目前各個國家都在積極改善碳排放,雖然台灣並沒有簽屬國際減碳協議。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生活的環境,燃燒不但帶來過多的二氧化碳,還造成空氣汙染。
全世界都在節能減碳,我們在做什麼呢??
燃燒紙錢產生的污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粒狀污染物:對年長者、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兒童對於PM10不良影響
最為敏感。細微粒較粗微粒更具危害性。
☆一氧化碳:造成慢性血氧不足(類似高山症)、貧血及心臟血管疾病、胎兒體重
過輕、損害神經系統發展。
☆氮氧化物:造成呼吸道感染及呼吸道症狀,長期曝露下,患有氣喘或慢性肺功
能障礙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活量減少。
☆酸性氣體:造成支氣管收縮,引起的呼吸道不順及肺活量降低,產生肺水腫、
肺組織傷害及刺激呼吸道黏膜等。
☆多環芳香烴化合物(PAHs):具有致癌及致突變之潛勢,包括癌症、皮膚病、呼
吸與肺部疾病等。
(節錄自台中市環保局網站)
目前政府的作法,用環保金紙、紙錢集中焚化爐焚燒,這些都不是有效的方法。所謂的環保金紙,只是使用生長較快的竹子去製作,或是將紙質減量,減少樹木的砍伐,但是實際燃燒的總量是差不多的,對碳排放跟空汙實際幫助並不大。紙錢集中焚燒,也只是換個地方去燒,對碳排放也是沒有幫助。
目前民間有少量團體或廟宇,自主性的拒絕燃燒紙錢。但是以台灣總燃燒量來看,拒燒占比還是非常微不足道,這必須由國家來帶頭主導才有效果。
為了台灣這塊土地,我在此提議2個方案:
1.【立法或用行政罰則完全禁止焚燒金紙】
不合宜的習俗,歷經時代的變遷。總是需要作出變革!
2.【若因為習俗或文化的因素無法完全禁止,則建議採取燃燒量的限制】
由法令或行政罰則明定每人每次祭拜時的燃燒量,例如限制在100公克以下/每人每次。購買時,金紙店或賣場即分裝好一次的使用量。將燃燒紙錢祭祖的模式,由重視量改成重視質。
更進一步,現在文創興盛,或許也可以經由設計,設計出新型的立體金紙。在遵守使用限制的重量下,設計出不同於傳統的金紙,或許可以把燒紙錢這行為,轉化成具有特色的文化行為。保留傳統但又減少危害環境,順帶將金紙產業升級。
有同感的台灣人們,幫我按個讚!支持台灣的永續經營,謝謝!
權責機關
協辦單位 環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