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中華民國的簡稱,改用「中華」,不再使用「中國」。

提議者 Lis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本國近幾年受到中國大陸地區的網路影響,包含了各種多媒體平台,許多思想及想法逐漸地正在影響台灣人民的認知,這是一場認知作戰,特別2024年4月這期間,馬前總統前往中國,出發前拋下台灣非主權獨立國家,認為我們叫做中國。

    但早在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之後,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了「中國」一詞,現階段也為普遍世界各國的認知及理解,中國China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而非中華民國,但這個僅僅是「簡稱」的問題而已,過去一段時間普遍本國人知道,我們國號為「中華民國」,但代稱通常多使用「台灣/臺灣/Taiwan」,在前段時間都還沒有什麼問題,直到近期月來越多反對的聲浪,認為「台灣/臺灣/Taiwan」指該是地區,而不是國家,也因在憲法上沒有給予這項的保障,而開始有許多認知作戰在這其中。

    那對於僅僅在於簡稱上,是否可以拋下不再使用「中國」一詞,也避免敏感性詞彙「台灣/臺灣/Taiwan」,而改為使用「中華」一詞,既保留了中華民國的字眼,也避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撞名,也更能讀顯出中華民國的獨立性,台灣也有企業命名為中華航空,這也頗具代表中華民國(臺灣)的一個形象及名聲,也不影響至憲法調整或者對外賽事等。

利益與影響

    中華民國在退出聯合國後,「中國」一詞的簡稱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而代之,但中華民國遷台後,往往造成兩個中國的窘境,但普遍世界也接受「中國」目前聯想到的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而非中華民國(臺灣),故此認為,是否可以拋下使用中國一詞來代表本國號的簡稱,而改使用「中華」,過去本國已有使用「中華」一詞來代表本國出賽等國際場合,明顯沒有太大爭議性,比起現階段遇到所謂的「台獨」敏感議題,甚至中國更是打壓該詞彙成為國名等情況,「中華」一詞當前較為適中且穩定,與其被叫成中國臺灣,明顯會讓人會錯意,但中華臺灣反而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當前認知作戰上,開始有被滲透及透過漏洞及矛盾問題,去影響人民對國號及簡稱等自我認同歸屬問題,但中華一詞已多次在本國被使用,相對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反而是少有或者在公開場合上不曾使用,僅使用中國一詞代表他國,故認為「中華」一詞頗具代表中華民國的簡稱使用,對外也可說名我們是「中華臺灣」、「中華國」。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