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者 Charlie
已附議22 (時間已截止)
尚須4978個附議
首先是第一個「青少年懷孕可能面對的情況」,以大部分青少年而言,在這個階段是很難有足夠經濟能力,同時顧好男女雙方以及剛出生的嬰兒,先討論第一個方案「墮胎」,第一點,強制終止胎兒原本能生存的權利,第二點,婦女若正在求學或是就業,也得因為人工流產而全部停止,影響往後的升學以及生活情況,第三點,人工流產在目前社會上,並沒有達成一定的共識,在墮胎後可能會受到龐大的社會壓力,第四點,人工流產本身會對婦女造成身體上或心理上的巨大負擔,甚至影響日後生活。在討論第二個方案「生出嬰兒」,若是交由男女方的家庭照顧,可能會有經濟壓力和心理壓力的問題,也可能爭執誰要負責撫養嬰兒的情況。若是決定透過第三個方案「收養」的話,也會有一些問題,首先出養成功的比例不高,很多人在透過諮商…等等後決定放棄,2018年成功出養的比例不到1/3,再者,依照《民法》1073條:收養人的年齡必須比收養人大20歲以上,然而依照《兒童及少年收出養媒合服務者許可及管理辦法》,機構可在不違反《民法》規定下,可再調整年齡差距,甚至會有些額外的淺規則,導致增加收養人成功收養的難度,對於待出養的孩子是種折磨,也可能錯過孩子重要的陪伴期。而我認為,應把這方面的內容詳細解釋並教育,讓青少年明確了解未成年懷孕的可能情況,以及不同處理方式的後果及影響,以減少青少年因思慮不周導致懷孕的例子,甚至減少青少年墮胎的例子發生。
而第二個「停止用負面想法,先入為主地看待青少年墮胎」,目前還是有些人因為一些青少年思慮不周導致懷孕而墮胎的例子,而先入為主的認為青少年的墮胎都是他們當時思慮不周,卻導致有些因為特殊情況而墮胎的婦女,如:遭到強姦,導致她們直接被冠上不該有的汙名,並對該族群造成龐大的社會壓力。而我認為應要改善這部分的錯誤觀念,不能將青少年墮胎汙名化,應把這方面編入課本並詳細說明。
而以上兩個想法,是需要同時存在的,透過第一個想法,讓青少年了解未成年懷孕的嚴重性、影響及處理方式的後果,像是其中一個處理方式「墮胎」,減少因思慮不周導致懷孕,最後決定墮胎的例子,並透過減少因思慮不周而墮胎的案例,讓社會大眾減輕對於青少年墮胎都是思慮不周的相關想法,並與第二個「停止用負面想法,先入為主地看待青少年墮胎」所提出對應的解決方案互相輔助,有效改善社會大眾對於青少年墮胎的不正確看法。
(1)減少青少年因思慮不周導致懷孕而墮胎的案例。
(2)讓學生了解未成年懷孕所可能面臨的情況。
(3)讓學生明白性行為時,應採取保護措施的重要性。
(4)減少對於人工流產的錯誤觀念。
(自己只是對這方面有些想法的人而已,歡迎大家提出不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