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飼主實名制與教育考試平台

提議者 Jen

已附議168 (尚餘52日)

尚須4832個附議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25-09-03
檢核
2025-09-04
檢核通過,自次日進入附議階段
附議中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一.背景與目的

問題:

棄養動物與不當飼養案例持續增加,造成流浪動物過多、社會資源壓力加大。

缺乏系統化飼主教育與責任追蹤機制。

目的:

建立飼主教育與責任制度,降低棄養與虐待事件。

透過科技手段整合飼主管理、寵物晶片、黑名單,形成完整閉環。

 

二.平台核心功能

1. 實名制註冊:身份證+手機+臉部驗證。

2. 教育與考試系統:不同動物種類有專屬課程與測驗。

3. 飼主分級制度:根據考試與飼養紀錄分為 A/B/C 級,影響購買與領養資格。

4. 動物晶片綁定:每隻動物與飼主帳號連動。

5. 黑名單管理:棄養、虐待自動列入,與寵物店、收容所共享。

 

 

三. 執行流程

1. 註冊 → 身分驗證 → 上線學習 → 考試 → 通過 → 獲得飼養資格

2. 飼主購買或領養 → 綁定晶片 → 平台定期提醒健康、疫苗、行為教育

3. 違規飼主 → 警告 → 再教育 → 黑名單(禁止領養或購買)

4. 教育與考試設計

 

基礎課程:營養、醫療、心理需求、行為理解、法律責任。

專屬課程:針對不同動物種類(犬、貓、鳥、爬蟲等)。

考試形式:線上選擇題+情境模擬題,合格標準 80 分以上。

 

四.法規與制度建議

修《動物保護法》,納入飼主教育與考試規定。

建立政府+民間合作機制,寵物店必須查驗飼主資格。

 

 

五.預期效益

降低流浪動物數量與棄養率

提升飼主整體素質與責任感

政府資源更有效配置,收容所壓力降低

 

 

六.平台技術架構(簡述)

前端:網站+APP

後端:飼主資料庫、晶片數據整合、黑名單系統

安全性:實名制+加密技術,確保個資安全

 

七. 預算與時間規劃(概略)

第一階段(1年):平台開發、課程設計、法規修訂

第二階段(2-3年):全國推廣,與寵物店、收容所整合

第三階段(3-5年):全面上線,黑名單制度與教育機制落地

 

 

利益與影響

一、正向利益

1. 對動物的利益

降低棄養率:飼主經過教育與資格審核,隨意棄養的情況減少。

提升飼養品質:教育與考試確保飼主有正確的飼養知識,動物生活品質提升。

醫療與健康保障:定期提醒疫苗、健檢,降低傳染病與遺棄生病動物的情況。

2. 對社會的利益

減少流浪動物問題:減輕收容所壓力、降低安樂死比例。

社區安全提升:流浪動物減少,降低咬人、車禍等事件。

公共資源節省:政府可減少在捕捉、收容上的花費,資源可用於其他公共事務。

 

3. 對飼主與產業的利益

負責任飼主社群:建立正向飼養文化,飼主互相交流經驗。

產業規範化:寵物店、獸醫院必須驗證飼主資格,形成正規銷售與領養體系。

商業新機會:教育課程、線上平台、寵物保險等新興市場發展。

 

二、社會與法律影響

動保法規更完善:透過平台,政府能更精確追蹤寵物飼養狀況,制定更科學的政策。

責任意識提升:社會觀念從「寵物=消耗品」轉為「寵物=家庭成員」。國際形象改善:與歐美日等已實行飼主教育制度的國家接軌,提升國家動保形象。

 

 

三、可能挑戰與風險

法規修訂時間長:需要跨部門合作,立法過程可能耗時。

初期反彈:部分飼主或業者可能抱怨流程繁瑣。

平台維護成本:教育內容、數據安全需持續更新與投資。

四、長期影響

社會教育功能:下一代會在更正確的觀念下飼養動物,形成良性循環。

寵物經濟升級:從單純販售,轉型為教育、醫療、保險等多元服務市場。

零棄養社會目標:最終達成「人道飼養、零棄養」的理想願景。

執行時間9天
3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2020-11-12
 
資料共筆,

您也許感興趣的點子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眾開講政策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審計議題還有...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