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在獲得媽媽手冊的同時,也同時發給爸爸一本爸爸手冊

提議者 Elsa

已附議102 (時間已截止)

尚須4898個附議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22-04-18
檢核
2022-04-19
檢核通過,自次日進入附議階段
不通過
2022-06-18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提議:在發放媽媽手冊的同時,應同時也發給爸爸一本爸爸手冊

原因:

或許你會覺得,媽媽手冊其實爸爸一起看就好了啊,何必多一本爸爸手冊呢?

真是這樣我幹嘛提議呢。

這本爸爸手冊,是以爸爸的角色,以及先生的角色,來了解,當媽媽有孕之後,該如何陪伴以及照顧孕婦的身體與心靈狀態。

畢竟給"媽媽"手冊,好似只有媽媽該注意懷孕以及胚胎的狀況,但實際上,懷孕之後,媽媽以及爸爸或是身邊的照顧者,若能一起關心照顧,是最完美的狀態了。

 

以下是我多年前的疑問:

「有媽媽手冊 有沒有爸爸手冊呢?
有媽媽經 有沒有爸爸經呢?
有媽媽教室 有沒有爸爸教室呢?
有媽媽寶寶 有沒有爸爸寶寶呢?
有媽媽包 有沒有爸爸包呢?」
Google 爸爸的下拉式選項, 都是"爸爸去哪兒" 這個很夯的電視節目呢!
母系社會的台灣把媽媽跟小孩綁得很緊,
但其實現在的爸爸已經越來越願意參與養育小孩的行列,
只是資訊比較多停留在媽媽跟寶寶的交流,
爸爸跟寶寶的資訊卻少得可憐.
台灣加加油, 讓爸爸也能好好地參與小孩的成長過程吧!

 

補充:整個社會對於爸爸參與育兒有進步一些了,再加油喔!

 

利益與影響

1. 有爸爸手冊,媽媽不感到孤單無助

2. 爸爸更有參與感

3. 爸爸有書可以參考,不會手忙腳亂幫倒忙

4. 增加幸福感

5. 爸爸手冊內容可以包涵:

  • 孕婦不同時期的身體狀態,心理狀態
  • 如何陪伴孕婦,包含運動,心靈陪伴
  • 胚胎在子宮裡的狀態

等等。

2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2020-11-12
 
資料共筆,

您也許感興趣的點子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眾開講政策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審計議題還有...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