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強化高齡駕駛及用路人安全:調整高齡駕駛年齡分級與檢測頻率

提議者 17

檢核未通過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25-05-19
檢核不通過
2025-05-22
強化高齡駕駛及用路人安全:調整高齡駕駛年齡分級與檢測頻率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近年來,高齡駕駛者引發的交通事故日益增加,尤其是60歲以上的族群,這些事故不僅危及駕駛者自身,也造成無辜生命的傷亡。為提升道路安全並減少事故,本提案建議修改現行高齡駕駛法規,針對不同年齡層實施分級管理,具體內容如下:

1.60歲以上至75歲以下駕駛者:

  • 每三年提交一次四個月內的體檢報告及認知測試結果。
  • 體檢項目應涵蓋視力、聽力、反應速度及慢性疾病管理。
  • 認知測試需評估記憶力、注意力及決策能力。

2.75歲以上駕駛者:

  • 每年進行駕照更新,同時提交體檢報告及認知測試結果。
  • 除體檢與認知測試外,須重新參加路考,以確保實際駕駛能力符合安全標準。


提案理由:

  60歲是身體機能開始下降的階段,透過每三年一次的檢測,可及早發現潛在問題。75歲以上駕駛者的身體與認知能力下降更顯著,每年檢測及路考能有效降低高風險事故。這些措施參考了國際經驗與現行法規之不足,例如香港及加拿大等地的高齡駕駛管理制度。

  目前,台灣對高齡駕駛者的管理規定為75歲以上者每兩年需進行體檢與認知測試,此規定自2017年起實施,但無顯著提升道路安全,事故率仍持續上升。提議中的新規定建議將年齡門檻提前至60歲,其中60至75歲的駕駛者每三年需進行體檢與認知測試,而75歲以上者則需每年進行體檢、認知測試及路考。香港規定60歲以上的駕駛者每三年更新駕照,且75歲以上者需提交四個月內的體檢報告。加拿大的安大略省要求80歲以上的駕駛者每兩年進行視力檢查、參加駕駛課程及路考。日本則規定70歲以上的駕駛者每三年需進行認知測試與駕駛課程,並對75歲以上者實施更嚴格的檢查。綜觀各國規定,均以定期評估確保高齡駕駛者的道路安全,但在年齡門檻與檢測頻率上各有不同。

利益與影響

利益

  • 降低交通事故:定期檢測與路考可確保高齡駕駛者的身心狀態適宜駕駛,減少因身體或認知能力不足導致的事故。
  • 保障公共安全:減少高齡駕駛者引發的傷亡事件,保護駕駛者自身及其他道路使用者的生命。
  • 預防性管理:及早介入60歲以上駕駛者的健康監測,避免問題累積至不可控階段。

影響

  • 經濟與時間成本:檢測與路考頻率增加,可能為高齡駕駛者帶來額外負擔。
  • 生活影響:部分駕駛者若無法通過測試,可能失去駕照,影響其行動自由與社交生活。

緩解措施

  • 費用補貼:政府可提供體檢與認知測試的補助,減輕經濟壓力。
  • 替代方案:加強高齡者友善的公共交通系統,作為私家車的替代選擇。
  • 教育支持:推廣高齡駕駛安全課程,幫助駕駛者適應新規定並提升安全意識。

0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2020-11-12
 
資料共筆,

您也許感興趣的點子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眾開講政策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審計議題還有...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