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戮力推行養殖漁業保險 建立養殖漁業對抗氣候變遷之韌性

提議者 Will

已附議67 (時間已截止)

尚須4933個附議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22-05-05
檢核
2022-05-05
檢核通過,自次日進入附議階段
不通過
2022-07-04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根據聯合國SDG(用續發展目標)第13與14項,氣候變遷及水下生命,無非對海島國家如台灣,是至關重要的議題。政府近年來推動高科技且對環境友善的養殖漁業,欲降低對有耗油、過度捕撈疑慮的捕撈漁業的依賴。然而,我們卻不時在媒體上看到:養殖漁民因嚴重的寒害及颱風而血本無歸,對此,漁業署一邊發放災害現金救助,另一邊與農委會農業金融局合作,結合民間產險公司推出保單,期望能協助養殖漁戶抵抗極端氣候。

目前漁業保險投保件數仍偏少,以109年富邦產險提供之各類保單為例,總計僅98件投保,而到110年,則共421件(註一)。雖然有上升,但投保者仍是全台養殖漁戶少數中的少數,究其原因,其一為漁民仍未認知到保險的重要性,其二為現存的災害補助制度降低投保的意願。故,愚見認為政府應:

1.逐步減少一次性的濫發救助,並將該部分的預算移轉至對漁業保險的補貼:災害補貼認定困難,只能補助到一小部分損失,且僅治標不治本,但漁業署卻在110年度花費3億6千多萬元於救助,今年(111年)2月的寒害也灑了189萬元。隨著氣候更加異常,補助次數與數額只會持續上升,政府應將重心改放在對投保的補貼,後端的災害理賠交由民間的保險制度運作。

2.加強宣傳養殖漁業保險之力道。

3.建立投保資料庫:透過數據分析,更有機會預測災難,進而預防。

註一 https://www.boaf.gov.tw/view.php?theme=news&subtheme=news&id=1159

關於養殖漁業的學術論文,請見下方附加連結:論養殖漁業保險;台灣養殖漁業天然災害損失與政府現金救助之關聯。

https://hdl.handle.net/11296/s3c6g2

https://hdl.handle.net/11296/aq54du

利益與影響

1.對漁民:災害發生時,只要符合低溫或累積雨量標準即可受保險理賠。

2.對政府:待多數養殖漁戶皆投保後,可減少甚至刪除救助金的預算。

3.對產業:建立如同日本的漁業共濟之制度,由政府擔任再保險者的角色,提供全面的保障。並可於保險理賠時,適時輔導漁民採購防災器材,達到提升整體產業韌性之目標。

1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2020-11-12
 
資料共筆,

您也許感興趣的點子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眾開講政策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審計議題還有...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