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者 邱小姐
已附議13 (時間已截止)
尚須4987個附議
***屏東高鐵與高屏二快、國道七號都已經被提出建設期程。要連署要趕快。
***你不會喜歡坑坑疤疤,總是修修補補的高雄吧?
***屏東高鐵要被拉到高雄火車站,才會到屏東。你想要兩個自強號嗎?
***直達屏東、台中、台北的快車豈不美哉?
高屏第二快速道路與屏東高鐵納入同一工程,使屏東往返高雄、北部兩個願望一次滿足。
建議一:國道十號仁武交流道改為系統交流道,並拉長涉滯空間避免車流過度集中
該地區車流量大,設置系統交流道宜分為多階段的分流;全部集中在單一系統容易回堵影響車流。
建議二:屏東高鐵以南北直達方式與高屏二快共構
高鐵與國道十號平行駛至仁武後避開工業區,行至仁武系統交流道與高屏二快交會後分層共構駛至高屏溪。道路維護與高鐵營運都將挹注水土保持經費予仁武區與大樹區之間山谷以確保路廊安全性。而同時具備南北高速鐵路與東西向快速道路功能的橋樑正是高屏溪目前所需要的。
建議三:重新規劃國道十號的地面道路動線
妥善運用國道十號下方的平面道路空間,是高雄發展高架道路必學的課程之一。應宜設置共乘停車場、迴轉道,左轉與直行車輛分流。考慮到汽機車流量大,應重新整建分隔島並且避免暗光處的車流交叉。
1.高鐵延伸與高架橋工程不會在高雄市區正都心實施,使交通黑暗期噩夢再臨。
2.高鐵設站要素各自獨立,不再有綁定問題。高雄方面呈開放討論,屏東方面線型與站體結構相對簡單。
3.南部各大站都有各自主題,為中北部高鐵使用者與國際旅客帶來不同選擇。
4.有效開發仁武區與大樹區之間山谷,縮短交通用時。
5.人造水土保持仁武區與大樹區之間山谷,以確保道路平安與自然地貌不受災害影響。
6.在擁有高屏二快與國道七號之後,高架橋可以有效解決仁武區平面道路大量車流。
7.高架橋使用者相對容易使用,各匝道都有緩衝思考時間;而非聚集在一個大壅塞路段同時面對變道困擾。
8.繼國道三號斜張橋與淡江大橋之後,台灣再有景象壯觀的高架橋樑共構,同時技術瓶頸相對低。
9.仁武區四周丘陵地多起伏,中間低窪;建設高架橋樑對景觀衝擊相對低。
10.各匝道急彎多影響行車效率,拉開路線彎曲率增加行車品質。
11.高雄捷運路線拓展為重點業務,本方案不會在高雄市區與捷運規劃有排擠與路線衝突問題。
12.高雄火車站重點推展捷運化區間列車,與捷運美麗島站能夠呈現雙核心吞吐通勤與旅客需求。
13.保留調度軌,台鐵更方便運用高雄火車站空間,誤點機率降低。
14.宜在仁武區設兼具客運轉乘與停車休息的國道休息區,更適合高雄市透過國道十號增進快捷公車功能。
15.行經高屏溪高架橋梁共構,避免環境影響;用水無虞。
16.共構橋樑,再塑造高屏溪地貌景觀。
17.高雄市的高架道路網宜分階段實施,國道一號以東:高屏二快與國道七號等,視完成狀況再行規畫國道一號以西或是國道一號與國道十號之間高架道路建設需求。
18.國道十號、國道七號、高屏二快與高鐵延伸納為一大專案計畫,一同討論。以減少經費花費,確保各工程彼此適配性與兼容性。以避免如基隆捷運等問題產生。
19.高鐵建置雙方面的路線後,可透過塗漆分類各方向列車;高雄從西到東,分別有鐵道網、自駕路網、高鐵與接駁網,形塑高雄市各自不同的交通樣貌,以期後續潛力留待再開百年大計。
20.屏東縣幅員遼闊,有高鐵載運可使南北往返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