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者 康至青
檢核未通過
大家好,
我希望政府可以開放ivermectin(伊維菌素,之後直接使用中文名稱)作為Covid-19治療用藥,
參考瑞德西韋或其他待驗證藥物的作法,
在病患有簽署額外風險等的說明同意書後,
醫生可以開立伊維菌素給病人治療Covid-19或是用做預防性投藥之藥物。
我並不是醫學相關領域的人,
但是這一年多來多多少少都有在關注全球的covid-19疫情狀況。
在三四月時印度的疫情開始升溫,
最嚴重時是三天就有百萬個新增病例,
但是在最近看到印度的疫情已經逐漸趨緩了,
因此很好奇印度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剛好也看到了陳豐偉醫生寫的關於伊維菌素的系列文章,
文章中提到印度的部分邦(省)使用伊維菌素使當地疫情趨緩,
沒有使用伊維菌素的部分邦(省)病例則持續增加。
除了印度以外,
馬來西亞以及一些第三世界的國家都有在使用伊維菌素作為治療藥物。
另外根據CTWANT發表在Yahoo的新聞,
前臺北市立關渡醫院(臺北榮總經營)院長的陳昌明教授對於伊維菌素的看法:
文中提到南美洲的巴西與秘魯也有部分的地方政府使用伊維菌素,
這些地方政府推動廣發伊維菌素來控制疫情後,
個案發生率與死亡率快速下降,
而沒有推動這項政策的地區則是疫情持續擴散。
這已經被紀錄並且發表在國際期刊,
而最新一期的《美國治療學雜誌》期刊也有刊登伊維菌素的研究。
關於伊維菌素的副作用,
我在網路上有搜尋到相關的介紹,
例如新光藥訊的文章:
"較常見(>10%)的副作用為搔癢(包含水腫、蕁麻疹)、淋巴結炎、關節痛、發燒。
較為不常發生(1-10%)的副作用則有心跳加快、周圍水腫、面部浮腫、姿態性低血壓、暈眩、腹瀉、嘔吐、嗜酸性白血球增加、白血球減少、血紅素增加。
此外有些少見的不良反應,包括出現毒性表皮壞死溶解症、Stevens-Johnson syndrome、肝功能不全、黃疸、血小板減少,這些反應發生時須立即停止給藥,並給予治療"
雖然我無法確定與其他藥物相比副作用發生機率算高還是低,
但是我看起來是1%以下的機率才會有非常嚴重的不良反應。
在達成群體免疫之前,
應該會有一段不短的時間,
假如有伊維菌素為快篩陽性的患者及其接觸者先行投藥,
配合現行的防疫政策(快篩陽性者及其接觸者送至加強版集中檢疫所或加強版防疫旅館),
應該是可以有效的控制疫情。
減少 Covid-19 病例數與傳播機率
提供不同的藥物試驗計畫讓患者可以自行選擇參加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