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大規模試行周休三日的國家

提議者 ru

已附議11 (尚餘58日)

尚須4989個附議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25-06-30
檢核
2025-07-01
檢核通過,自次日進入附議階段
附議中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對於人口高齡化、未來人口大量減少,應推動更有效率的工作模式,同時兼顧工作、生活與經濟,希望推動周休三日試行計畫。

有關於「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週休三日的國家」2023年於本平台曾經提出過的議題,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與勞動部在 2023 年 6 月的回應指出,週休三日可能衝擊金融結算、公共服務與學生受教權。為化解這些顧慮,本計畫採「分產業、分階段、企業自願」的方式推動,並鎖定以下重點:

 

試行範圍

排除國家安全、金融清算、交通運輸等關鍵產業。
中小學與大專院校暫維持現行學制,不影響學生受教權。
先由自願報名的中央幕僚單位、國營事業及科技/新創公司參與,確保民生服務不中斷。


國際實證作為佐證

英國 2022 年六個月「4-Day-Week」實驗,92 % 企業試後持續實施,營收微增、離職率下降。
日本自願三休搭配政府補助,兩間企業 某P企業 與 某M企業的生產效率最高提升 40 %。
這些成果證明「少一天、不減產」,並提供可直接引用的 KPI 模板。


台灣推動模式

六個月試行:招募約 300 家單位、3 萬名員工,每週 32 小時、薪資不減。
企業自願+補助:未參與試行的企業可申請流程再造與數位化導入補助。
跨部會數據平台:由勞動部、國發會與教育部共同監測生產力、公共服務滿意度與員工健康指標,試行結束即公開白皮書。

本計畫用半年時間蒐集本土證據,再決定是否擴大或制度化,既回應政府顧慮,也避免一次到位的風險。

利益與影響

經濟面──依英日經驗推估,人均產值可望提升 10–15 %,離職率下滑帶來人事成本節省。

社會面──多一天彈性時間可改善家庭照顧與身心健康,降低過勞與醫療支出風險。

人才與競爭力──成為亞洲首個政府主導的大規模週休三日實驗,有助吸引高階與回流人才,提升國際形象。

政策創新──透過科學實證決策,建立本土資料庫;若效果不佳可即時調整,效果良好則有依據推向更多產業。

台灣平均工時仍高於 OECD 平均 12 %,青年離職的主要原因之一即為工時彈性不足。趁全球勞動形態變革之際,率先跨出六個月試行的步驟,既能回應勞工期待,也為未來制度改革奠定紮實基礎。

執行時間3天
0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2020-11-12
 
資料共筆,

您也許感興趣的點子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眾開講政策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審計議題還有...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