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現行告誡帳戶處置機制之檢討與優化建議

提議者 xom298

已附議96 (時間已截止)

尚須4904個附議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25-05-28
檢核
2025-05-29
檢核通過,自次日進入附議階段
不通過
2025-07-28
現行告誡帳戶處置機制之檢討與優化建議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洗錢防制法》第22條自113年施行以來,雖對打擊不法帳戶交易產生一定成效,但在實務執行上卻引發諸多爭議與民怨。根據現行制度,只要帳戶遭列為「告誡戶」,即會面臨長達五年的金融限制。然而,許多當事人並非故意交付帳戶者,卻未獲合理區別對待,也欠缺即時通知與有效救濟機制,顯示制度設計與執行間仍有明顯落差,恐影響民眾對法治的信賴。

首先,告誡處分常出現系統登錄延遲,導致當事人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遭受金融限制,不僅造成生活不便,亦可能錯過《訴願法》所定30日內救濟時效。其次,許多被告誡者實際上並無交付帳戶控制權,而是因誤會、民間糾紛或遭詐騙等非主觀故意因素捲入案件,卻與明知且多次提供帳戶的不法行為者一體適用相同處分,未能區分情節輕重,違反比例原則。

再者,現行制度對所有告誡戶一律祭出五年限制,未考慮違規情節,對於初犯或輕微行為者而言,處分過重且欠缺彈性。最後,雖民眾可依法訴願,但現行救濟程序繁瑣,須經多層行政流程,且責任機關並未具備即時調整與處理權限,使民眾對救濟機制失去信心。

綜合以上問題,建議政府應從制度設計與執行機制進行全面檢討,以兼顧打擊不法與保障人民基本權益,提升執法正當性與制度公信力。

 

為回應社會對現行告誡帳戶處分機制的質疑,並強化執法的比例原則與正當法律程序,建議從制度面與執行面同步進行改革,具體如下:

1. 建立簡便之「告誡解除申請書」制度,取代訴願作為主要救濟管道

現行制度過度仰賴繁瑣的訴願流程,使多數民眾在遭遇不合理處分時,面臨程序複雜、門檻過高的困境。為改善此情況,建議設立「告誡解除申請書」制度,作為第一線的行政救濟機制。此制度應由原開單機關審查,簡化流程、明確審查標準,並提供書面回覆,以提升行政效率與民眾救濟意願。

2. 因特殊原因而交付帳戶者,應納入彈性處理與救濟考量
不少民眾因就學、就業、申請貸款或誤信熟人協助網路交易等非惡意因素交付帳戶,雖客觀上涉案,主觀上卻無犯罪意圖。此類情形應由行政機關設立彈性判斷機制,評估動機與實際行為,納入救濟範疇,而非一律排除。

3. 修訂作業流程,強化資訊即時通報與告知權保障
現行制度在告誡處分發出後,常因登錄延遲與缺乏通知機制,導致當事人無從得知其金融限制,進而喪失救濟機會。建議強化跨部門合作,建立自動通報系統,並透過簡訊、電子郵件或網路銀行通知等方式主動告知當事人其告誡狀態與救濟管道,確保其依法行使訴願權,不致錯失30日法定期限。

利益與影響

正面效益
(一)強化制度正當性與比例原則落實

現行「一體適用、處分一致」的制度,未能充分反映個案情節與違規程度。導入分級管理與彈性救濟制度,有助於避免輕微違規個案遭過度處罰,回應社會對公平正義的期待,提升政府施政的合法性與正當性。

(二)保障民眾基本金融權益,減少制度衝擊

告誡處分對個人金融生活影響甚鉅,包含開戶受限、薪轉受阻、貸款申請困難等問題,尤對年輕族群之就學、就業及租屋造成額外障礙。修正制度後,將有助於降低誤懲比例,確保民眾基本金融參與權不受不當限制。

(三)減輕社會風險,避免民眾轉向非法金融管道

當民眾因誤列告誡無從申訴,陷入經濟困境時,可能轉向地下錢莊、高利貸等非法渠道求援,衍生更嚴重之財務與社會風險。制度若能提供清晰、可及的回復機制,有助於協助誤列者重返正軌,降低社會治安壓力。

(四)提升行政效率,減少冗長訴願程序負擔

目前大量個案須訴願解決,不僅曠日費時,也增加政府行政成本。若改由簡易「解除申請機制」先行處理輕微或明顯誤列案件,將能大幅減輕行政負擔,提升機關運作效率,並加快民眾權益回復速度。

 

 

 

潛在風險與應對策略
(一)制度初期轉型負荷高,需跨部門協作

改革初期,警政、金融、法務等機關需同步修訂內部作業流程(SOP)、訓練人員、建立申請與查核機制,短期內勢必增加行政負擔。建議設置專案小組,統籌標準研擬與實務銜接,分階段導入以確保平穩過渡。

(二)分級標準模糊恐生規避空間,須嚴謹設計

若告誡等級認定依據不夠明確,恐導致個案操作空間過大,甚至遭有心人士規避處分,降低制度可信度。應建置明確指標、佐證資料要求與事實審查準則,並定期滾動檢討,維持公平性與防弊力。

(三)銀行執行標準落差恐造成民眾困擾

金融機構對告誡戶的應對標準若未統一,可能出現「同案不同待遇」,導致民眾權益受損。應由金管會主導研擬配套指引,確保各金融業者遵循一致性原則,並設立申訴通道供民眾反映差別待遇。

(四)基層執行人力壓力需妥善分擔與授權

如未明確規劃解除告誡申請的審查單位與流程,基層警察恐面臨執行負擔加重與責任模糊之問題。建議明確劃分機關權責,配合資訊系統支持,避免過度集中至特定單位造成執行瓶頸。

 

 

5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2020-11-12
 
資料共筆,

您也許感興趣的點子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眾開講政策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審計議題還有...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