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灣高速公路及平面道路防撞車設置規範改善提議

提議者 William

已附議10 (時間已截止)

尚須4990個附議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24-09-11
檢核
2024-09-23
檢核通過,自次日進入附議階段
不通過
2024-11-22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1. 提議背景與說明

台灣目前在高速公路及平面道路進行施工、維修時,通常會設置防撞車以保護前方工作人員和設施免受來車的撞擊。然而,防撞車的設置目前缺乏明確的法規規範,尤其在事前警示駕駛者方面不足,導致許多駕駛者未能及時察覺前方施工情況,進而發生意外。自動駕駛系統的普及以及駕駛者注意力分散等情況,也增加了此類事故的風險。因此,本報告旨在提出改善防撞車設置規範的具體建議,提升道路施工區域的整體安全性。

2. 提議內容

2.1 設置前方警示標誌

針對防撞車的設置,應在其前方100公尺或每隔100公尺的距離設置顯眼的警示標誌,提醒駕駛人前方有道路施工或維修。這些標誌應具有高度可見性,特別是在夜間或天氣惡劣的條件下。

2.2 防撞車前方設置連續三角錐

在防撞車設置點的100公尺處,應放置連續的三角警示錐,進一步引導駕駛者減速並注意前方路況。這些警示錐應每隔一定距離放置,以確保駕駛者能在較遠的距離內注意到施工區域的存在。

3. 建議事項

1. 制定明確的法規
建議交通主管部門制定法規,明確規範防撞車的設置距離、警示標誌和三角錐的數量與間隔等細節,並要求所有施工區域必須遵循此規範。
2. 提升施工區域的警示設備
各施工承包商應在進行道路維修或施工時,遵守新的防護標準,並使用高規格的警示設備,尤其是在高車速的路段,以減少駕駛者忽視施工區域的風險。
3. 教育駕駛者遵守道路施工安全
透過宣導活動或駕駛學習課程,加強駕駛者對施工區域的安全意識,使其能夠更早察覺施工區域並採取適當措施。

利益與影響

1. 設置優點

1. 增強駕駛者的警覺性
在防撞車前設置警示標誌與連續三角錐,可以有效提醒駕駛者提前減速,減少因反應不及而發生的撞擊事件。
2. 提高道路施工的安全性
防撞車與警示設備的改進能大幅降低駕駛者忽視施工區的風險,保護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並減少對道路設施的損壞。
3. 降低事故率與經濟損失
更有效的警示系統能避免撞擊事故的發生,進而減少人身傷亡及車輛損壞帶來的經濟損失,同時減少道路施工中斷時間,提升整體交通流量的順暢度。

2. 影響與利益分析

1. 對施工單位的影響
施工單位需要投入更多資源設置額外的警示設備與標誌,但這些成本可以透過降低事故率與減少損失而逐漸回收。
2. 對道路使用者的影響
道路使用者會獲得更多的安全保護,駕駛人能夠提前瞭解前方的路況,避免突發事故,進而提升行車安全。
3. 對政府的利益
政府可以通過實施新的安全標準,降低道路施工過程中的事故發生率,減少醫療費用、保險理賠及道路維修相關的開支。
4. 對整體交通環境的影響
改善施工區域的警示設備可以促進更順暢的交通流動,減少因事故引起的交通堵塞,並提升道路使用的效率與安全性。

結論

防撞車在道路施工中的作用不可忽視,但應被視為最後一道防線,而非唯一的防護措施。透過在防撞車前方設置警示標誌、連續三角錐及提升警示設備,可以有效提升道路施工區域的安全性,減少因駕駛者反應不及而發生的事故。這不僅保護了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還能提升整體交通的流動性及效率,同時降低各方的經濟損失。希望交通主管部門及施工單位能考慮本提議,共同促進台灣道路的行車安全。

0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2020-11-12
 
資料共筆,

您也許感興趣的點子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眾開講政策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審計議題還有...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