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深化臺韓核心夥伴關係:我們提議改革落後文書驗證程序,每年為雙方創造近十億的經濟效益

提議者 WeileMingtian

已附議2 (尚餘58日)

尚須4998個附議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25-08-01
檢核
2025-08-04
檢核通過,自次日進入附議階段
附議中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背景說明:

我是一位來自韓國,在臺灣深耕研究的學者。我熱愛臺灣的自由學術風氣,也珍惜臺韓之間日益緊密的夥伴關係。然而,正是這份珍惜,讓我對於一個阻礙雙方共同發展的行政壁壘,感到責無旁貸,必須提出建言。

每當我的研究、或是學生的交流需要用到韓國文件時,都必須面對極其繁瑣、耗時且昂貴的驗證程序。學術交流的困難已是如此,我完全可以想見,在分秒必爭的商場上,臺韓企業家們所面臨的困境將會是多麼巨大。這早已不是我個人的不便,而是阻礙了知識的傳播、人才的流動,甚至堵塞了兩國經濟命脈的嚴重國家級損耗。因此,我懇請臺灣政府能正視此問題,並尋求務實的解決方案。

臺韓關係的重要性與行政程序的落差:

臺灣與韓國,早已是彼此不可或缺的「核心夥伴」。2024年,雙邊貿易額已突破577億美元,我們互為對方前五、六名的貿易夥伴。在半導體領域,以TSMC與三星電子為首的兩國企業,共同構成了全球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在文化上,每年近250萬人次的互訪,以及超過一萬名臺灣考生報考的韓語能力測驗(TOPIK),都證明了我們之間深厚的民間情誼。如此熱絡的交流,也直接反映在人民之間極高的好感度上。根據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TAEF)2025年初的調查,高達85%的臺灣年輕人對韓國抱持正面觀感;同樣地,韓國的民調也顯示近八成的民眾對臺灣具有好感。這證明了改善雙邊交流的障礙,是符合兩國絕大多數民意期望的。

但與此等重要的夥伴關係完全不相稱的,是我們落後數十年的行政效率。當韓國與全球超過120個國家(包括日本,甚至最近的中國)都已透過「海牙認證(Apostille)」簡化程序時,我們臺韓之間卻仍舊沿用著最原始、最沒效率的方式。

無論是韓國文件要在臺灣使用,或是臺灣文件要在韓國生效,兩國人民都必須面對一趟複雜且昂貴的行政苦旅。一份韓國文件,必須先後訪問位於首爾不同區域的韓國外交部與駐韓國台北代表部;反之,一份臺灣文件,也必須在臺灣經過公證、外交部領事事務局驗證後,再送到位於臺北的駐臺北韓國代表部取得最終驗證。這個過程,迫使許多人不得不尋求代辦,其成本經估算,每年正讓我們雙方共同損失將近10億新台幣的社會經濟成本。這是一筆因為不必要的行政程序而憑空蒸發的巨大財富。*

更根本的問題是,這整個流程,並無法實質保障文件的可信度。最終階段的領事官員,不僅不會審查文件內容的真實性,甚至也不會向原發證機關確認官印的真偽。其唯一的動作,僅是將文件上的印鑑,與存檔的樣本進行形式上的比對。這一切都證明了,這不過是一道為了行政方便而存在的表面功夫。我們每年正為了這個幾乎沒有實質審查意義的「印鑑比對」流程,浪費掉將近十億新台幣的社會經濟成本。

一個已經被證明的可行方案:

有人或許會說,因為國際政治的特殊性,臺韓之間難以簽訂此類協定。然而,這並非事實。我們已有一個最完美的先例,那就是2024年正式生效的「臺韓所得稅雙重課稅防免協定」。

這個協定的簽署告訴我們:只要對雙方人民與企業有利,即使沒有正式邦交,臺韓之間依然有智慧、有能力找出務實的解決方案。既然最複雜敏感的稅務問題都能解決,相對單純的文書驗證程序,斷沒有無法改善的道理。這完全取決於政府的決心與意志。

我們的提議:

為促進雙方的共同利益,並展現臺灣作為一個高效率現代化國家的治理能力,我代表所有在臺韓人,並為所有與韓國交流的臺灣朋友,懇切提出以下請求:

  1. 長期目標: 積極與韓國政府展開協商,推動簽訂「臺韓雙邊文書驗證簡化或相互豁免協定」,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 短期目標: 若協定簽署需要時間,應立即著手改善現行流程。建立「線上申請、電子支付、郵寄或數位領件」的數位化系統,並合理調降驗證費用。

這項改革,不僅能為我們的學生、家庭與企業節省巨大的成本,更將成為深化臺韓夥伴關係、促進雙方共同繁榮的催化劑。懇請各位朋友附議支持,讓我們的政府聽見務實理性的聲音,共同為更美好的臺韓未來,邁出關鍵的一步。

----------------------------------------------------------------------
* 每年近10億新台幣經濟損失估算依據(保守估計)

  1. 年度驗證文件總量(約8萬份): 根據雙邊貿易規模、年度留學生與就業人數(超過1萬人)、跨國婚姻與親屬關係證明等估算之最低值。
  2. 每份文件之平均社會成本(約8,000元新台幣)
    ① 委託代辦(佔70%): 包含手續費、規費、國際快遞等,平均每份約 6,800元新台幣 (約30萬韓元)。
    ② 親自辦理(佔30%): 包含規費、交通費、以及至少兩日工作時間的機會成本等,平均每份約 10,200元新台幣 (約45萬韓元)。
    綜合以上兩點的加權平均成本約為8,000元新台幣。
  3. 直接與時間成本損失(每年約6.4億新台幣): 8萬份 × 8,000元新台幣。
  4. 總體經濟損失(每年將近10億新台幣): 上述之6.4億新台幣為可見成本,若計入因文件延遲造成的貿易損失、商業機會的錯失等隱性成本(以可見成本的1.5倍保守估算),總體經濟損失將達到 9.6億新台幣。

利益與影響

本提案若能落實,將為臺灣與韓國雙方帶來巨大且實質的利益與正面影響:

  1. 巨大的經濟效益: 最直接的利益,便是為雙方節省每年將近10億新台幣的龐大社會經濟成本。這筆被浪費在無謂行政程序上的資金與時間,將可轉化為更有生產力的投資與消費,為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2. 提升企業競爭力與貿易動能: 對於分秒必爭的企業,特別是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而言,行政流程的簡化能大幅降低營運成本與時間風險。這將有效掃除貿易障礙,讓臺韓之間以半導體為核心的供應鏈合作更加緊密,進而提升雙方整體的國際競爭力。
  3. 促進人才與文化的深度交流: 對於學者、研究人員、留學生及跨國婚姻家庭而言,此改革能掃除交流路上的最大絆腳石。人才與知識的流動將更加自由,文化與民間的鏈結也將更加深刻,為臺韓的長期友好關係奠定堅實的基礎。

執行時間3天
0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2020-11-12
 
資料共筆,

您也許感興趣的點子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眾開講政策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審計議題還有...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