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主(協)辦機關 教育部

國家圖書館人文社會學術性引用文獻資料擴增建置計畫(1/4)(109年度辦理情形)

開始於109年01月01日結束於112年12月31日

目前進度

啟動囉
109/01/01
  (第4年 / 4年)
   
   
   
完成了
112/12/31
計畫類別
科技發展
管制級別
自行管制
管考週期
每季

計畫核定情形

108年08月22日(行政院)院授主預教字第1080102067號

年計畫經費

0(千元)

落後原因分析

機關因應對策

1. 關鍵挑戰:引文書目資料類型多元,必須確保建檔正確性  學術資料庫的價值,建立於資料具有豐富性、收錄資料之優質性、涵蓋時間範圍的充分性、以及書目資料之正確性。本計畫的相關資料庫「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即以同時兼顧此等特色為目標,以期成為有用、高價值的重要資料庫。  在資料庫內容的豐富性方面,本計畫回應臺灣人文與社會學者重視專書與博士論文的領域學研特色之呼籲,除期刊文獻之外,亦收錄臺灣人文與社會學領域之博士論文、以及專書暨專書論文,並將其引用文獻加以建檔,是各種引文資料庫中,特色獨具的資料庫。在收錄資料的優質性方面,本資料庫設定收錄期刊的標準,並由學者專家所組成之本資料庫的諮詢委員會、以及科技部學門召集人等,共同協助遴選所將收錄之18學門相關期刊與專書,保障本資料庫所收錄資料之優質性,以足資評鑑與研究之參考。在涵蓋時間範圍的充分性方面,本資料庫兼顧回溯過去與整理當下,舊刊與新刊文獻暨其引文建檔,齊頭並進;截至去年(108年)本計畫的第二個四年中程計畫執行完成,約已涵蓋近30年之期刊引文建檔、以及包含為數可觀的專書、專書論文、以及博士論文等之參考引用文獻;故不論資料範圍或時間涵蓋範圍之充分性,實已獨步於華文的同類資料庫。目前正持續為新刊書刊建檔,並加強回溯,期使資料庫內容更為完備。  前述使資料庫具有價值的各種努力,其價值的體現,則全賴於最具關鍵、也最具挑戰性的建檔書目資料之正確性。學術出版品的建檔,目的在於為每一筆著作,建立身分證一般的代表資料,以確保資源查找時,得以順利對應至著作。而本資料庫所需建檔的引文數量龐大,作業人數多,而被引用的參考文獻類別多元,包含專書、專書內的篇章、期刊論文、博碩士論文、研討會論文、研究計畫、網路資源等各類文獻;不同類別的文獻所需建檔的欄位不同,而且包含亞、歐、美等多種不同語系之文獻;如何讓數十位建檔人員,都能熟悉建檔規則、精確判斷類型並正確建置資料,是極大的挑戰。本計畫於各年度招標規範中,均規定錯誤率不得高於百分之三,且實務上為建檔人員舉辦教育訓練,並由本計畫助理團隊嚴謹進行品質查驗,故能確保資料具備高度正確性。2. 不畏繁瑣,嚴格落實委外建檔契約要求,把關廠商建檔品質  本館以專業數位典藏之經驗、以及行政部門協力把關督責雙管齊下之策略,終於將建檔作業,導入至今日的正軌;詳述如下:(1) 專業數位典藏理念的堅持  因為引文類型多元的建檔者能力培養,並非朝夕可致,故基於對本專案最高利益,以加強教育訓練,積極培養建檔者能力,較為妥適與具長期效益。本專案團隊積極查驗與輔導,不厭其煩訂正錯誤,堅持數位典藏建檔正確率的價值,廠商各月成果均按時繳交並通過驗收,工作團隊雖備極辛勞,建檔品質得以獲得保障:109年驗收結果均符合契約規範錯誤率小於3%,建檔品質維持優良的正確率,本資料庫內容得以確保正確優質,且成果陸續完成審核上架,即時提供查詢利用,執行正確率與進度卓越提升。(2) 專案管理專長與資訊技術應用技巧的發揮  本專案各年在為下一年度進行招標作業時,均依據實際執行情形,於招標規範內容進行必要的調整,並輔之以本館於期初提供新得標廠商建檔人員的教育訓練課程、或由廠商自行訓練新進人員並由本館助理輔助教學;本館與承作廠商均以如履薄冰之審慎態度,進行建檔管理流程之設計規劃與實際督導,故高度提升建檔之正確率。109年之建檔品質得以維持良好的正確率:本建檔專案的招標規範規定錯誤率不可超過3%,而109年錯誤率平均低於1%。考量此專案由駐館人員共同擔負建檔與校正作業,而引文類型林林總總,各類型引文並無一致格式,能達到此極低錯誤率的高水準建檔品質,誠屬不易。(3) 行政部門群策群力  建檔專案的品質,有賴廠商專案管理者與廠商建檔同仁的充分配合。本館專案承辦者與工作團隊,一方面於輔導與品質查驗必須嚴謹客觀公正,另方面亦必須善於保持和諧關係,使建檔者愉快積極地認真工作。然嚴正督責與和諧關係二者有相左之虞,本館各行政部門相關組室的「共同把關」,成為承辦單位的最佳後盾。本館驗收上由各組室共同監督,使廠商無可投機,而必須腳踏實地執行至符合契約規範標準。本專案之成功順利執行,乃是本館群策群力之佳作。

年度目標

本計畫的KPI指標分為資料建置、推廣利用、協助評鑑個案、輔助各大學充實機構典藏以保存學術文化資產、輔助政府施政宣導、資料庫系統永續經營等面向,109年目標值規劃如下,後續年度則衡酌實際建檔需求進行調整:(一)資料建置整合國內及部分港、澳、中的人文及社會科學文獻資料,加強建置期刊文獻、專書、專書論文、博士論文等各類資源,提供引用文獻暨相關統計,作為學術研究機構評鑑之參考指標。109年度規劃總建檔數量約894,877筆,建檔內容與數量詳如以下說明:1. 來源文獻(含期刊篇目、專書書目、專書論文篇目):42,000筆;預計建置期刊41,800篇之篇目、以及專書(含專書論文)約200冊。2. 引文文獻:包含期刊文獻、專書、專書論文、博士論文等之參考文獻,預計建置約852,877筆。(二)推廣利用1. 辦理資料庫推廣課程:2種,至少3場次。2. 辦理競賽活動:1次。3. 預估每月瀏覽、查詢人次數量合計超過10萬人次。4. 期刊與學術文獻被引用統計分析結果發布:1次。(三)協助政府機構評鑑個案:1. 配合科技部『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暨核心期刊收錄』實施方案每年1次的「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評比」工作,提供約5-10學門相關期刊及其引文的數據資料,以供作為評鑑的依據。2. 加強對教育部、高教評鑑中心、各大學、科技會報辦公室等,提供學術評鑑政策制定的參考用基礎資料之協助。(四)輔助各大學充實機構典藏TCI資料庫開發可供大學透過介接取用校內教師與研究人員著作之API功能,輔助各大學建置其大學教師與研究者之著作資料,充實其機構典藏資料庫之內容,並裨益各校學術研究成果之整理與後續之評鑑應用。(五)輔助政府施政宣導將協助轉貼科技部與教育部重要訊息於TCI資料庫的「最新消息」;透過協助轉貼科技部與教育部之重要公告,增加其宣達管道,以協助科技部與教育部提升重要政策措施之能見度與推行效果。(六)資料庫系統永續經營1. 系統穩定度維護持續執行主機備援的多重備份機制,維護「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系統」之資料庫安全,提供跨學科整合查詢界面,以系統內容的正確性與運作上的穩定性為最高目標。2. 防止不當下載與入侵持續監控系統設定的防範機制有效運作,此外亦於系統中加入在一定的檢索時間/檢索次數之後,使用者即必須輸入驗證碼的機制;如此以雙重機制,防止機器人不當重複下載。3. 資料庫多類型引文影響係數計算功能之研究開發加強有關人社領域各學門的引文行為之研究、長期影響指標之研創,為本資料庫收錄的多元資料之特色,進行創新性的加值。

重要執行成果

計畫亮點:「一、資料庫內容持續新增,不間斷整編臺灣學術研究成果  「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109年度第4季累計完成契約規劃文獻篇目與引文建檔936,058筆,充實資料庫內容,提供各界查知多種不同類型著作及其被引用情形。資料庫累計提供來源文獻約47萬5千筆(含期刊論文、博士論文、專書及專書論文)、引用文獻約754萬7千筆及人名權威54,118筆;是臺灣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可方便一站式查詢之重要資料庫。二、資料庫系統持續維運並加強資安措施,確保重要資料永續服務國人  每年嚴謹確實進行系統維護與必要的功能新增,本(109)年新增功能規劃要項包括:1. 新開發「教師著作書目API」(可供大學透過介接取用校內教師與研究人員著作書目及被引用統計)、「引用統計加值應用API」(提供書目被引用統計暨連回TCI以導引使用更豐富的資訊)、以及「影響係數API」(提供其他系統應用取得期刊的5影響係數)等3種API;2.精進前台 [點閱/使用統計] 檢索結果呈現;3.符合資安之系統調整、備份與備援、系統備份回復演練等。「『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109年全系統維護暨功能新增與服務專案」於5月19日決標,系統順利維運。第一期功能新增的2種API功能已於6月30日驗收通過,並已開始推出提供大學申請利用。9月15日完成第2期成果繳交,重要工作項目為完成資訊安全相關的HTTPS加密機制傳輸設定、防毒軟體更新、符合資安之系統調整(個人化服務身分驗證管理,包括密碼重設流程、帳密強度、密碼更換等之管理提升)。  第3期(期末)成果已於12月15日依約完成,於第3期執行期間完成重要的系統調整、備份與備援、系統備份回復演練等。除就館內系統進行備份、備份回覆演練,且完成遠端備援主機(配合教育部政策,採用教育雲)之整備工程,(責成系統維護廠商提具遠端備份主機備份說明書、備援主機建置報告書、啟動備份的方法說明等)、監控檢測報告(含備援主機之軟硬體監控報告、前後台虛擬主機資安檢測報告等),以及啟動使用備援主機之方法手冊(責成系統維護廠商提具「備份回覆演練程序教材」)。此外,並責成系統廠商繳交完成系統更新之後的最新程式碼與目的碼,並提供新增功能與程式對照清單。如此透過資安措施的落實,確保本重要系統的現行服務提供與備份備援機制,均得以於必要時有效啟動運行;而有助於系統的安全維護、效能、以及必要時之系統回復;以保障國家投注經費所建置之重要資料庫,得以永續運作經營。三、提供科技部期刊評比客觀評比參考資料  科技部於本(109)年4月1日通知本計畫業務單位本年「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評比」之學門、以及確定將進行評比之期刊名稱;本年科技部將評比之期刊為文學一、文學二、語言學、歷史學、哲學等五學門共計110種期刊。本計畫於接到評比學門通知後,隨即啟動優先建檔機制,配合科技部評比之需,於7月份完成評比期刊最近3年出版卷期之新刊暨回溯卷期之總盤點(含延遲出刊卷期)與建檔,包括「來源文獻」與「引文」建檔,以供科技部作為評比之客觀參考數據。四、作為政府機構政策規劃與學術評鑑的重要參考依據1. 109年10月教育部高教司與科技部會談討論學門分類,本館於9月提供大學校院依學門分列之著作與著作被引用之統計報表,以供討論學門分類統一化的可行方式。2. 作為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推動成效評估」之重要客觀參考:過去多年本館配合教育部高教司辦理高教深耕計畫之績效評鑑需要,提供當年的前五年之各大學教師著作與著作被引用情形之統計報表,逐年加強報表統計內容之深化。109年底教育部高教司正式來函本館,約定未來年度於年底循例提供本項統計資料。因為評鑑所需資料為當年份的前五年之資料,故本資料庫的持續新增新出版資料之來源文獻與引文建檔,至為重要。」 / 關鍵成果:「O1:擴增建置文獻暨引文資料O1KR1:來源文獻(期刊、專書、學位論文篇目):目標值為42,000筆。第4季累計完成42,000筆,已完成驗收與經費核銷。O1KR2:引用文獻(含回溯及新增):目標值為852,877筆。第4季累計完成894,058筆(含增購8,857筆),已完成驗收與經費核銷。O1KR3:為當前出版、以及回溯為較早年份之期刊建檔,於本年度擴增建置至少4年份之引文資料,以提供數位學習與研究應用。以建置近3年之期刊引文為目標,並配合科技部評比學門優先建置評比期刊之引文,以及建置專書、專書論文和博士論文。O2:系統維護與功能新增,含提升資通安全防護能力O2KR1:系統穩定度維護: (1)多重備份機制:備份與備援系統維護、監控與演練; (2)系統內容具正確性; (3)系統運作具穩定性。O2KR2:持續監測防止不當下載與入侵: (1)300次下載即予以阻擋; (2)在一定的檢索時間/檢索次數之後,使用者即必須輸入驗證碼。O2KR3:配合行政院有關資訊安全之規範,透過「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109年全系統維護暨功能新增與服務專案」,完成資訊安全相關措施與各項必要的文件製作。該系統相關專案於第2期完成資訊安全相關的HTTPS加密機制傳輸設定、防毒軟體更新、符合資安之系統調整(個人化服務身分驗證管理,包括密碼重設流程、帳密強度、密碼更換等之管理提升)。第3期完成 (1)增進系統前台回應效能:前台硬體配備調整(增加 SSD HD、RAM)及相關的遷移整備作業。(2)資安相關作業:包括館內系統備份、備份回覆演練(包含「備份回覆演練程序教材」),以及遠端備援主機之整備工程(包含製作遠端備份主機備份說明書、備援主機建置報告書)、監控檢測報告(包含備援主機之軟硬體監控報告、前後台虛擬主機資安檢測報告等),以及啟動使用備援主機之方法手冊。O2KR4:功能新增共增加3種API服務功能,包括(1)「教師著作書目API」(可供大學透過介接取用校內教師與研究人員著作書目及被引用統計);(2)「引用統計加值應用API」(提供書目被引用統計暨連回TCI以導引使用更豐富的資訊);(3)「影響係數API」(提供其他系統應用取得期刊的5影響係數)。」

國家圖書館人文社會學術性引用文獻資料擴增建置計畫(1/4)
109年實際執行趨勢圖
 年累計執行進度(%)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

年累計預定進度(a)(%)

年累計實際進度(b)(%)

進度比較(b-a)(百分點)

年計畫經費(c)(千元)

年累計執行數(d)(千元)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d/c*100%)(%)

註1、年計畫經費執行率=截至目前之年累計執行數/年累計分配預算數*100%
註2、本頁面圖表配合計畫管制週期進行更新調整,若管制週期為季報或半年報,可能出現部分月份為空白之情形。
註3、部分計畫之推動未編列年計畫經費,可能造成年計畫經費執行率為0的情形。

留言總數 0留言 0 關注


國家圖書館人文社會學術性引用文獻資料擴增建置計畫(1/4)(109年度辦理情形)
國家圖書館人文社會學術性引用文獻資料擴增建置計畫(1/4)(109年度辦理情形)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