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於106年01月01日結束於109年12月31日
0(千元)
進度均符合規畫,惟辦理各項居家醫師繼續教育推廣活動,報名人數略為偏低,未來希望能提高參與人次。
進度均符合規畫,惟辦理各項居家醫師繼續教育推廣活動,報名人數略為偏低,未來希望能提高參與人次。
關鍵成果:「1. 109年完成本計畫之系統平台再精進優化的規劃並擴充至更多場域(縣市),目前優化之系統功能皆已完成功能測試及驗收作業;並仍持續進行場域(或縣市)推廣工作,目前已與宜蘭縣、新北市、嘉義市、屏東縣確立合作意願以及完成19家A級長照服務單位之系統申請使用;在宅醫療世代研究完成Hospital at Home Congress之摘要投稿。2. 失智症登錄系統累計收案1888位失智症患者,以及1259位個案完成第一次追蹤和620位個案完成第二次追蹤。3. 與通路商接洽,進行市場調查和商品化合作,包含來而康、家天使、中華生技醫藥行業協會、祐奇公司。擴大玉井衛生所使用人數,超過1500人次,針對常來的民眾13名進行第二階段個人化的運動處方導入,透過遊戲化機制提高運動課程的趣味性和黏著度。4. 延續108年社區醫療長照整合系統開發,109年積極擴大應用於其他場域之推行,已拜訪85家BC級長照服務單位,完成44家BC級長照服務單位系統導入,共服務4,824位個案。失智相關服務導入新北市場域上線完成38家服務單位(衛生所、共照中心),系統案管11,444位個案。5-1經濟部工業局健康福祉創新服務推動計畫,為達成扶植旗艦廠商之目標,已完成3件輔導案,分別為英華達、智邦科技、南良實業,並透過國內試驗場域淬煉營運模式,業者新增營收超過2,000萬新台幣。5-2經濟部工業局與衛福部於7月30日至8月2日「2020臺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共同成立「智慧長照館」展區,將輔導案廠商的服務或產品資訊說明融入居家、社區、日照中心等3個主題情境場域,提供民眾情境體驗,參觀人數達3,705人次。5-3因應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響,調整國際商機媒合會舉辦方式,改以線上商機媒合會形式辦理,經濟部工業局已於7月30日假臺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辦理「2020臺灣‧日本健康福祉產業商機媒合會」,計有6家日本福祉業者及8家國內健康福祉業者共同參與,並促成19場臺日1對1媒合;後續共促成跨境合作意向書2案(分別為緯創醫學與日本QLC集團、錸工場與日本社會福利法人博悠會)。5-4經濟部工業局11月18日舉辧健康福祉創新服務推動計畫成果發表會,特別邀請英華達、智邦科技、南良實業、中化銀髮、錸工場與研華科技今年與歷年成果傑出之6家受輔導廠商,一同分享寶貴的創新服務應用;會中也邀請衛生福利部長期照護司祝健芳司長一同見證四年計畫執行成果,促成跨部會合作效益。5-5「健康服務旗艦品牌」之意涵為運用資通訊科技及跨業整合模式,打造健康福祉創新服務,輔導與推動符合「多元模式獲利」、「跨業整合生態系」及「國際跨境合作」之廠商成為健康福祉產業之標竿。截至109年11月底止,符合健康服務旗艦品牌產業標竿之臺灣優質品牌共計4個,分別為中化集團中化銀髮、錸德集團錸工場、研華集團研華智慧醫療、及英業達集團英華達。6-1.針對所研擬之「臨床決策輔助軟體管理原則」草案,辦理產、官、學、研專家會議,進行意見整合。6-2.有關「醫療器材來源流向資料建立及管理辦法」草案與UDI(醫療器材單一識別碼)之應用規劃,刻正進行法制程序作業,並輔導試行上傳產品來源流向資料。6-3.就已完成之「助聽器之臨床前測試基準」草案,進行專家與業界意見整合及交流;且刻正研析「醫用隔離衣」及「醫用防護面罩」之技術基準草案。6-4.完成「必要性醫療器材預警機制」之緊急聯絡窗口名單、WHO公告基本醫材需求及緊急醫療相關文件之研析建議報告各1份;辦理「必要性醫療器材預警機制檢討與品項更新」專家會議,進行意見整合。6-5. 蒐集國內、外標準組織制定有關電動輪椅產品之檢測方法及上市審查要求規範,研擬電動輪椅產品之安全性及功能性檢測建議草案1份。6-6. 109年8月12日公告訂定「精準醫療分子檢測實驗室檢測技術指引-次世代定序應用於遺傳類疾病檢測」,供產業界依循方向。6-7.建立精準醫療分子檢測技術確效相關指引及檢驗方法部分,已規劃蒐集國內外檢驗方法與規範相關資料、建立檢驗方法與指引及辦理專家會議等工作事項。6-8.已於109年2月14日公開精準醫療分子檢測技術指引草案蒐集各界意見,並針對蒐集之意見辦理專家交流會議,邀集產官學各界專家進行意見交流及專家意見整合。」
年累計預定進度(a)(%)
年累計實際進度(b)(%)
進度比較(b-a)(百分點)
年計畫經費(c)(千元)
年累計執行數(d)(千元)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d/c*100%)(%)
0留言
0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