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於109年01月01日結束於112年12月31日
108年08月22日(行政院)1080102067
0(千元)
因文化部計畫將申請展延至110年8月31日。
1.疫情影響 : 國際商展停辦及廠商砍單,約減少5成國際訂單,重創國內產業,將朝向調降原訂薪資年複合成長率。2.跨單位溝通協調不易:為推動公共服務、社會創新業務,涉及跨單位權責,因此溝通協調不易,會視需求邀集相關單位召開跨單位協調會議。3.效益不易短期呈現:本計畫屬跨領域、跨單位創新合作,涉及前期調研、中期規劃、後期施作,衍生效益不易於短期內呈現,將朝向建立長期追蹤機制,以利彙整並展現效益。4.經費短缺:110年計畫經費為178,531千元,相較109年減少超過3成,將朝向調整計畫原訂關鍵成果並吸引外部資源注入。
本計畫偕同經濟部與文化部,跨中央部會、縣市政府與法人單位,建立設計跨域的創新機制,推動設計研究院以設計力驅動創新,強化我國政策、企業創新、公共服務、社會議題與國際交流之策略佈局。計畫重點如下:分項1:設計推動政策及國際影響力O1: 成立設計研究院,制定設計政策發展藍圖。O1KR1完成設計政策藍圖1式,影響超過3個以上的公部門導入設計。O1KR2辦理國際設計政策圓桌會議,邀請 5國,10位以上國內外專家與會,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1份,辦理高峰論壇,預計參與人次達200位以上,國內外媒體曝光100則以上。O1KR3辦理臺灣國際設計指標調查1式,奠定評估基礎。分項2:設計思維驅動產業升級創新O2:運用設計發展策略,促成企業研發設計轉型,轉型研發之投資累計達2億元以上。O2KR1研析100家以上公司發展策略與現況,建立企業發展研發設計工具開發路徑。O2KR2協助15家以上企業跨領域創新,共創示範案例3家以上,驗證企業設計指標模式與工具,促成企業研發設計工具方法,促成設計投資累計達2億元以上。分項3:設計力推動公共與社會創新O3:引進國際設計資源,發展我國公共服務及社會設計實驗案例。引入公民參與及共創設計,建構服務體驗創新,體驗人次達3萬人次以上。O3KR1與3個以上國際單位及5個以上政府及非營利組織,發展公共服務及社會設計共創設計專案3案以上,體驗人次達3萬人次以上。O3KR2以3個以上不同領域的社會議題,藉由公民參與,導入在地特有文化元素及資源,提出改善相關議題的整合設計創新方案。
計畫亮點:「1. 成立設計研究院,發展台灣設計政策藍圖,提升國家創新能量,鏈結國際網絡,提高台灣國際設計能見度與話語權。2. 運用設計導入企業創新&地方產業復興,建立示範案例6案以上與協助15家企業創新,促成投資共計2億215萬元。3. 推動設計導入12個以上公部門,建立公共服務共創設計專案4案以上。4. 由經濟部與文化部攜手合作,以創新、包容、永續等精神,運用設計復興地方產業,首發鶯歌陶瓷產業,讓鶯歌成為產地觀光第一品牌,成功帶領台灣20家業者以上與2個國際單位跨國合作,發展設計復興地方產業模式,促成投資1,720萬元以上。」 / 關鍵成果:「1.成立設計研究院,並發表設計政策藍圖。2.建立示範案例6案(ICT轉醫療2家、製造業2家、服務業2家)以上與協助15家企業創新,促成投資共計2億215萬元。3.推動設計導入12個公部門以上,建立超過4個以上公共服務創新專案(衛生所、台鐵、公路總局、消防署)。4.經濟部與文化部攜手合作,針對鶯歌陶瓷產業建立復興設計地方產業示範案例,建立設計復興地方產業模式,並促成投資1,720萬元以上,預計明年將成果推向國際,並遴選出第二個設計復興地方產業標的。5.帶領台灣13家業者、1間基金會、3個社區、與1個國際單位跨國合作,發展8項防災教具與3項防災包,目前以促成31家媒體報導、與8間公部門洽談合作,預計明年推動通路販售。6.歸納10大公共服務及社會創新議題,辦理6場次說明會暨案例分享,吸引公共服務及社會創新提案共125件,串聯超過75個跨域合作單位,補助經費逾5,200萬元。」
年累計預定進度(a)(%)
年累計實際進度(b)(%)
進度比較(b-a)(百分點)
年計畫經費(c)(千元)
年累計執行數(d)(千元)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d/c*100%)(%)
0留言
0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