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於107年01月01日結束於110年12月31日
0(千元)
無落後。
無遭遇困難。
本計畫藉由整合法人研發能量進行關鍵製造技術研發,協助我國金屬加工產業加速開發先進及高值製造技術,並以開發完成之技術,透過籌組產業聯盟等方式,協助特色產業導入創新加值技術並應用,將所開發之關鍵技術成果擴散至產業界,計畫年度目標如下:1.關鍵製造技術升級:‧精密成型關鍵技術開發:開發精密射出成型元件製造技術、金屬零組件先進製造、高硬度抗彈厚鋼板研製等技術,可應用於汽車零組件產業,甚至航太、醫療產業具備3D複雜、高精度元件之成形預留量及精密加工技術,達成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化目標。‧金屬製品試作技術開發:開發精密伺服鍛壓成形與後處理試作、模具快速試作模組開發等技術,以創新試作模具製作提升製作速度,達到快速產出性能產品,進而協助我國產業開發高品質、高複雜等高值產品,加速我國廠商獲得高值零組件產品訂單之國際競爭能力。2.創新加值技術應用:‧區域產業關鍵技術整合應用:以區域產業特性,催化關鍵技術整合應用,導入價值鏈升級與創新營運服務加值,推動區域產業發展,本計畫以中部自行車產業及東部特色產業作為推廣之範例,推動電動輔助自行車創新服務E化平台、及東部特色產業創新試作平台,協助區域產業創新技術與服務。‧鏈結學研能量協助在地產業創新加值:運用所開發之關鍵科專技術,鏈結學研能量協助中南部在地產業(如水五金、金屬門窗及帷幕等)注入創新技術,並以標竿企業帶領產業鏈創新之概念進行技術加值與服務,發揮領頭羊作為示範帶動之效益,另建構專屬的產學研交流平台,藉以導入學界專家與跨領域人才之量能,協助在地產業升級轉型,擴大輔導深度與效益,培育創新研發人才,同時強化供應鏈整合服務能量,衍生加值應用範圍。
計畫亮點:「‧精密成型模溫控制技術:完成車用超厚件透鏡之包覆式三次射出成型製程與模溫控制技術驗證,超厚件透鏡(直徑70mm,厚度27mm) 試模生產週期縮短41.5%(單次射出1,000秒可縮短至585秒),相較單次射出透鏡的收縮量及翹曲量分別減少11%、10.5%,幾何尺寸檢測最大誤差0.1mm,光學穿透率平均83%以及熱傳效率1.31W/cm2。‧建置射出成型機之有機氣體智動淨化設備:與台中精機合作,利用OPCUA與射出機台進行通訊,使本計畫設計之有機氣體淨化設備於射出成型製程(如ABS製程)可有效進行有機氣體淨化,實際量測結果顯示:有機氣體去除效率≧70%,未來可推廣至射出機供應商、終端應用商等業者,維護環境安全與人員健康。‧協助永誠亞太、旭鼎等公司發展鑄造砂模設計專家系統,導入風機中座與工具機工作檯鑄件的砂模設計方案,減少研發設計時程40%( 30天降至18天)以上,降低開發風險與成本20%以上,促使鑄鐵(鋼)砂模設計優化升級轉型,提高該產業競爭力。‧協助世暘公司發展鍛造模具數位輔助設計系統,導入螺栓與螺帽的模具設計方案,減少研發設計時程40%以上(從45減為27天),並保存業者設計經驗降低開發風險與成本10%以上(不返廠修模),促使扣件模具設計優化升級轉型,提高該產業競爭力。‧水五金精雕製程智能化快速定位模組開發,以創新的定位pin頭設計,改善原本定位精度不足導致加工段差問題,大幅減少後續人工拋光時間80%以上,降低20%生產成本。避免在成效不彰的區域浪費人力與成本。透過客製化的可視化界面,關鍵經驗數據的收集與應用,強化後續導入更精深的AI模組的前置建設。彰格公司為擴充精雕產線製程,於本年度已投資新台幣1.2億元啟動新廠建置,該廠約佔有土地700坪,建坪約2000坪。預期可強化彰格公司與國際合作的AWA英國水五金品牌,爭取在國內的生產訂單,帶動關聯產業鏈衍生新增產值達新臺幣8000萬元/年。‧開發有機米透過酵素水解,搭配花東特色原料製作成特色米精機能食品,屬銀髮食品「無須咀嚼」級別,可進行特色產品商品化;並以示範農場之有機資材為標的,結合協力機械廠商建置場域,完成自動堆棧動線規劃,設計投放式可夾取30kg之夾具,使移載過程中,不受離心力影響而導致滑動,搭配日本不二株式會社之機械手臂,完成5包型式30kg堆疊模型,建置有機資材自動堆棧系統,每批次可連續堆棧50包以上作業(220包/時),提升傳統人力效率2倍以上。」 / 關鍵成果:「‧本計畫協助業者於電動車用環形齒輪低變形滲碳熱處理製程的開發,其透過滲碳熱處理模擬軟體搭配高壓氣淬真空滲碳熱處理製程技術,於熱處理後製品其內部組織中,可降低殘留沃斯田鐵比例,以此組織特性可有效降低產品於熱處理後變形量。‧協助國內業者導入伺服變速鍛壓成形模組之應用,解決鍛件精度不足之問題,並透過此模組減少後續機械加工程序與時間,以此創新製程技術,提升該公司製程技術能力與製品品質,促使跨入機器人高階零組件市場。4.開發高硬度抗彈厚鋼板,具備高硬度及高衝擊韌性,與一般民用鋼板不同於,高硬度抗彈厚鋼板需全厚度均保有一樣的高硬度及高衝擊韌性,而一般民用鋼板以表面達到即可。為突破全厚度均保有高硬度及高破裂韌性之特性,在合金設計上以添加關鍵合金元素來增加材料本身的淬透性,以達到鋼板全厚度均為麻田散鐵組織,及精確控制熱處理參數、淬回火溫度及時間來限制晶粒成長,以達到全厚度具備此特性。在軋延技術方面,因高硬度的特性,特別不易軋延,因此在軋延參數溫度、每次軋延量、軋延次數等的設計及機台設計上顯得格外重要。」
年累計預定進度(a)(%)
年累計實際進度(b)(%)
進度比較(b-a)(百分點)
年計畫經費(c)(千元)
年累計執行數(d)(千元)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d/c*100%)(%)
0留言
0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