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於110年01月01日結束於110年12月31日
0(千元)
無
1.遭遇困難:(1)依據「政府機關及學校用電效率管理計畫」規範,公部門辦公場域之螢光燈具應在109年底前換裝為LED燈具;樓梯間、倉庫等地之螢光燈具應依據使用時數及耗能情形編列預算逐步完成汰換,經盤點檢視尚有約363.5萬盞螢光燈具需進行換裝。(2)國民中小學於111年暑假前全面安裝完冷氣之政策,增設冷氣之用電量將衝擊公部門整體節電成效,並對節電目標管考上造成影響。3.因2020-2021疫情起伏影響,產品抽測、活動推廣及人員培訓等多項查核點無法按規劃時間完成,皆已發文延後查核點完成時間。2.因應對策:(1)加速推動各單位汰換老舊燈具及空調設備。(2)滾動式修正國民中小學用電指標基準。(3)因應前疫情警戒標準提升,實體活動轉為數位遠距進行,則需投入更多的人力與時間進行事前溝通與連線準備。
1.持續發掘與落實節能潛力2.提升強制性能源效率涵蓋率3.推動節能減碳教育與擴大推廣活動參與4.推動創新節能推廣措施
計畫亮點:「110年度節能量為247.30千公秉油當量。」 / 關鍵成果:「1.能源查核與輔導(1)提供工業節能決策支援,藉由蒐集國外政策資訊,研擬相關節能政策建議,提升產業能源生產力。(2)完成能源大用戶實施能源查核制度提昇能源使用效率、提供國內外最新節能策略與措施、技術資訊,以及推動大用戶達成年度節電率1%以上。(3)政府機關及學校整體已連續13年用電負成長(以96年為基期年)。(4)輔導22家示範工廠建置能源管理系統、進行設備節能量測服務及能源資通訊建置評估輔導,並協助通過國際ISO 50001驗證,使工廠可依能源管理系統持續改善其能源使用效率,提升企業競爭力。(5)推動區域能資源整合,建構產業供應鏈結, 促成重點區域能資源鏈結案件計8項達成實質鏈結/洽談。(6)透過燃煤鍋爐混燒再生燃料試燒成果及輔導既設燃煤鍋爐升級轉型,以減少化石燃料使用及碳排污染。2.強制性規範與標準(1)引導廠商研發高效率產品,並推動能效測試方法與國際同步,修訂與新訂節能標章能源效率基準與標示方法。(2)空壓機MEPS d= -5,超越歐美基準5%(美國d= -10;歐盟d= -15):於110年度1月起實施(含MEPS與分級標示),目前已有39家廠商共688項產品登錄核備,一級82.6%,二級7.2%,三級10.2%。(3)配合111年度起新能效標準之實施,民國110年6月24日公告修正「汽車、插電式複合動力車、機車能源效率分級基準與標示格式」,自民國111年1月1日生效。有效提升能源效率分級之能效鑑別度,提供消費者購車參考。(4)執行節能輪胎標誌分級制度,新增1型與擴充21款,累計核發11型116款規格,並針對大客車輪胎性能調查測試,整車油耗測試C 級相較於D 級輪胎約可改善5.6%車輛燃油效率。(5)完成「蒸氣壓縮式冰水機組能源效率標示檢查及能源效率抽測作業要點」擬訂,並由中央主管機關於本年度(110年)6月4日發佈能經字第11004602510號公告生效,透過冰水機組能源效率抽測措施的導入,健全冰水機商品市場機制。3.教育宣導與政策支援(1)透過多元資料收集方法(面對面訪問、電話調查、深度訪談、焦點團體),建置節能行為資料庫,分析住宅電力消費、電器持有趨勢變化、家庭用電流向圖及民眾節能意識變化趨勢,以利政府布局節電推廣及能源決策支援,本年度完成研究論文3篇,供各界分享與參考。(2)110年獲得節能標竿獎的23家企業及單位,共計投入新臺幣8.39億元,購置節能設備或進行節能措施改善。節能效益達3.94萬公秉油當量,相當於每年可節省7.2億元能源成本,抑低二氧化碳排放量17.3萬公噸。(3)提出因應2050淨零排放節能推三大策略:設備效率大躍進、產業能效、加速改善推動整合型效率計畫。以及階段式調整MEPS標準;節能標章設備全分級;經濟誘因多管齊下;企業別能源管理;企業能源之星自願認證;企業能源效率強制性管理;投入整合技術研發資源;推動整合型效率示範驗證計畫;加速整合性效率方案市場化九項措施。4.節能示範與補助(1)在技術規範帶動下,LED燈具不只發光效率提升,更附加調光、調色功能,可增進照明節能效益及智慧照明附加價值;智慧照明系統以最適化設計進行建置,可兼顧使用需求及經濟條件,有效整合智慧控制、人因照明、能源管理等技術應用,提供節能舒適便利之室內照明。(2)透過示範設置持續電(源)-通(訊)分離設計之智慧型燈具,促進燈具通訊標準介面規格普及,使此類智慧型燈具成為未來市場主流產品之一。(3)激勵廠商投入動力設備產品開發;共核可產品登錄達2,506款(含空壓機348款、風機857款、泵浦1,301款)。5.減碳措施支援(1)依循國際多元情境方式,探討不同的需求及供給規劃下,我國達到淨零目標的可能性,最終提出2050年再生能源發電+氫/氨發電占比約70%、無碳火力不超過30%的零碳電力結構。(2)辦理2050年淨零排放技術檢核之社會溝通,規劃三大路徑與產業、專家學者、民間團體及ㄧ般民眾溝通對話並同步蒐集社會意見,透過多點及多元辦理形式,於大委員確認會議前回饋技術檢核第二階段討論。(3)透過電力排放係數及燃料燃燒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提供政府相關部會進行部門目標設定與減量策略規劃。」
年累計預定進度(a)(%)
年累計實際進度(b)(%)
進度比較(b-a)(百分點)
年計畫經費(c)(千元)
年累計執行數(d)(千元)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d/c*100%)(%)
0留言
0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