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於110年01月01日結束於114年08月31日
111年09月16日(行政院)院授科會科辦字第1110056594號
0(千元)
無
無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數位建設)
1.促成產業物聯網體系,成立農業物聯網應用場域;應用農業物聯網,發展多元跨域創新應用。2.強化智慧農業成果擴散及落地應用。
計畫亮點:「1.本計畫累計推動成立80處農業物聯網應用場域,導入36項農業物聯網創新運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及價值,累計提升產值12,465萬元與降低成本4,554萬元。同時亦持續強化智慧農業成果落地應用,「智慧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累計登錄技服業者79家,鼓勵業者承接智慧農業相關計畫成果並開發商品與服務,累計補助60案將智農成果運用於集團農場或契作戶,擴散逾509個農漁畜產銷場域(計逾4,965公頃),以加速相關技術之普及運用。迄今促進業者投資累計金額達19,490萬元,增加農民收益5,423萬元。2.鳳梨物聯網資料庫與管理平臺協助鳳梨外銷登錄供果園共匯入37家生產合作社資訊(274位農民),已登錄面積達976.8公頃(占外銷供果園面積98.3%),約為國內總種植面積9%,並持續透過鳳梨策略聯盟推廣中。同時穩定外銷鳳梨品質,降低日本市場燻蒸率,由去年34%降低至今年25%,降低幅度為9%。3.本計畫豬隻生產與疾病診斷物聯網成果榮獲「2024雲端物聯網創新獎」傑出應用獎,其中包含開發AI點豬裝置,辨識準確率由93%提升到96%,減少牧場人員巡場與點豬作業之人力成本,並參與農業部統計處之今年6月份養豬頭數調查抽查工作,至6個縣市共24處豬場進行AI清點並與人力清點結果比對。4.屠宰衛生檢查數位管理服務及查核系統於16家HACCP驗證通過之畜禽屠宰場、9家全國主要豬隻肉品市場10條屠宰線導入應用,全程監管畜禽屠宰作業流程,合計占全國豬隻屠宰量50%(400萬頭)、雞隻屠宰量45%(1.5億隻),未來將逐年擴增場數以提高覆蓋率,落實畜禽屠宰納入即時影像監管。」 / 關鍵成果:「1.本計畫建立小果番茄非疫生產點害蟲自動監測系統之硬體規格書與標準服務流程,包含例行性檢查與故障排除制定標準化作業程序,以利研究人員及農民設立新監測點,並具有快速且標準的處理流程。現已向目標輸入國之一(日本)提出採非疫生產點方式輸銷國產小果番茄申請,並賡續雙邊諮商爭取以非疫生產點方式輸銷,避免小果番茄因檢疫處理造成果實品質降低與部分損耗。2.開發智能載具自動巡場與噴藥系統,整合自動噴藥系統於升降平臺,可對離地高度80至180公分內植株進行噴藥作業,並搭載自主無線充電系統,運用載具導航系統、充電樁導引口機制及接觸感測器,自動進站進行充電。智能載具可於溫室中自主定位與導航,可依照設定之導航點、任務排程,完成自動導航與避障、不同高度攝像與噴藥,並可遠端制訂巡場任務與進行低延遲監控操作。期藉由智能載具排程巡場功能,於病害早期即時辨識發現與自動噴藥防治,強化作物病蟲害管理與生育監控機制,提升農場自動化之管理效能。3.雞隻外部器官評估系統與雞群可見光雷射反應力系統,兩項技術完成多場場域擴散,並與資服業者合作推廣,提升技術的應用價值與市場影響力。根據數據顯示育成率可提升1%~3%,顯著減少因健康問題或疾病導致的損失,產值也隨育成率提高與疾病風險降低而增加,估計產值增幅可達10%以上。同時減少因疾病爆發所需額外用藥與人力成本,預估成本可降低8%~12%,進一步提升飼養效益與經營競爭力。4.本計畫建立本土有色肉雞屠體瑕疵偵測與剔除系統,與市面上白肉雞分級系統不同,本系統可應用於品種繁多的本土有色雞隻屠體,即便是個體差異大的雞隻屠體也可以準確地偵測瑕疵屠體。其設計上確保可以在本土有色肉雞屠宰場產線低溫、潮濕的環境下正常運作。本系統利用掛載於電腦之多個深度學習模型,即時判斷屠體有無瑕疵,並傳送訊號至可程式化邏輯控制器,啟動氣動式剔除開關,將瑕疵屠體剔除。」
年累計預定進度(a)(%)
年累計實際進度(b)(%)
進度比較(b-a)(百分點)
年計畫經費(c)(千元)
年累計執行數(d)(千元)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d/c*100%)(%)
0留言
0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