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主(協)辦機關 經濟部

產業政策研究與推動計畫(3/4)(109年度辦理情形)

開始於107年01月01日結束於110年12月31日

目前進度

啟動囉
107/01/01
  (第4年 / 4年)
   
   
   
完成了
110/12/31
計畫類別
一般科技施政計畫
管制級別
自行管制
管考週期
每季

計畫核定情形

108年08月22日(行政院)院授主預教字第1080102067號

年計畫經費

0(千元)

落後原因分析

皆按照原訂計畫執行。

機關因應對策

1.區域整合及跨國產業鏈結策略研究由於COVID-19疫情蔓延全球,相關拜訪及出國會議皆受影響。因此原訂於法國巴黎召開之第27屆臺法工業合作會議改採視訊方式進行,已於9月16日以視訊方式辦理第27屆臺法工業合作會議,由法國企業總局局長Mr. Thomas COURBE與經濟部工業局呂正華局長共同主持。

年度目標

(一)強化智庫團隊之間的橫向聯繫與研究能量整合,建構產業競爭力提升、前瞻趨勢掌握、人才需求調整、國際經貿整合、產業投資環境、地區產業發展及科技管理等面向之產業政策研擬,以因應經貿情勢的變化及挑戰。(二)發掘亞太國家產業合作與投資案源,協助業者進行投資評估,推動落實新南向布局。(三)運用智慧化工具提升執行效能,並擴增資訊分析及查詢功能,以提升整體計畫管理效能。(四)針對產業發展之長期課題,配合進行前瞻產業政策研究,提出發展方案。

重要執行成果

計畫亮點:「1.因應武漢肺炎疫情,辦理產業關懷座談會,瞭解產業界需求,並蒐集相關國家協助產業因應措施,做為政策研擬參考,及提出疫情衝擊下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因應措施。2.產業前瞻政策及競合布局策略研究(1) 針對國際重大事件影響及政策推動相關議題,即時提供政策諮詢服務,如亞洲高階製造中心規劃、因應武漢疫情擴大對我產業斷鏈衝擊之評估、針對5+2產業創新之具體推動作法、美國新任總統拜登政策對臺灣產業影響、中國大陸十四五規劃對臺灣產業影響等議題。(2)藉由文字探勘、問卷調查、專家訪談、跨領域專家小組等研究方法,探討未來3-10年的全球關鍵趨勢,並從臺灣角度聚焦未來臺灣產業面臨之機會挑戰,形成臺灣關鍵議題;並選擇兩個議題深入分析,形成政策建議(3) 持續調整修正高階製造中心政策規劃,並納入半導體先進製程中心內容,完成「推動臺灣成為亞洲高階半導體製造中心與半導體先進製程中心」簡報。3.產業人才發展整合政策規劃推動產業人力資源平台,由經濟部掌握產業人才需求,總計600家企業提出產學訓、徵才等共計37,837人需求,由教育部與勞動部協助媒合人才至少20,000人。4.區域整合及跨國產業鏈結策略研究(1)皇輝-Thales 簽約儀式:雙方於5月15日在工業局舉行簽約儀式,在工業局楊伯耕副局長、法國在臺協會戴寧智副主任 (Guillaume DELVALLEE) 、德國經濟辦事處首席林百科(Axel Limber g)代表暨處長等長官見證下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以「協同合作、技術移轉」與「國產國造、技術本土化」為雙方合作目標。(2)已於9月16日以視訊方式辦理第27屆臺法工業合作會議,由法國企業總局局長Mr. Thomas COURBE與經濟部工業局呂正華局長共同主持,就雙方關切產業議題洽談合作事宜。(3)針對RCEP完成簽署進行即時性的影響評估,並協助辦理「RCEP產業影響座談會」。5.投資環境政策及地區產業發展研究(1)完成工業局50週年慶專書─《驅動產業升級轉型的引擎》,回顧自獎勵投資條例、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產業創新條例以來之產業政策,務實盤點對政府財政、人才培育、無形資產等之效益。(2)協助業者使用電子系統申辦智慧機械或第五代行動通訊系統投資抵減,提高宣導有效性,並即時解決業者及各部會審查人員疑義。(3)於工業局臉書張貼7篇臉書貼文,說明108年產業創新條例及相關子辦法修法規定,使民眾瞭解政府推動產業創新與扶助新創企業的用心(4)配合參與「公司或有限合夥事業研究發展支出適用投資抵減辦法」修法,新增將全職研發人員參與研究發展專業知識之教育訓練費用,納入適用研究發展支出投資抵減,並完成稅評1份。(5)完成政府資源電子教材,彙整中央、地方創新研發輔導資源,協助產業快速瞭解及運用並可使用線上條件篩選功能,快速聚焦所需資源配對適合申請的補助計畫。(6)完成地方產業座談會1場(屏東),邀請產、官、學、研等單位專家學者,召開地方產業座談會,針對南部產業需求進行交流討論,研擬區域合作推動規劃議題分析。(7)完成與冷凍食品工業同業公會簽訂協議書,協助屏東冷凍食品業通過清真食品認證,建立清真食品自主在地稽核能力,成功切入清真食品市場,衍生產值約700萬。(8)完成高雄五金商業同業公會簽訂產品國際認證推廣協議書,進行鋼品列檢在地化,避免中國等其他低價產品傾銷台灣,建立鋼品驗證案例與程序,衍生產值約700萬。6.運用智慧科技推動專案服務完成108年度綱要計畫績效評估複評會議,促進工業局各相關計畫彼此交流與學習方式,同時增進計畫計畫成果行銷。」 / 關鍵成果:「1. 1月15日辦理「2020年台灣與國際經濟及產業情勢分析會議」、2月6日及2月17日完成2場武漢肺炎影響討論會議,並於3月12日,3月13日,3月18日及3月25日,針對ICT、民生化工及金屬機電產業,辦理4場因應武漢肺炎疫情產業關懷座談會,蒐集業者受疫情影響現況並溝通說明政府產業紓困及振興輔導措施。2.產業前瞻政策及競合布局策略研究(1)針對當年度研究議題之執行方向及進度追蹤,完成3次智庫討論會議。(2)完成即時情資分析55則、經濟訊息通報1,144則。(3)針對台灣產業全球布局議題,從製造活動地點(國內、國外)及附加價值高低建立四象限模式,系統性分析不同類型臺商在新局勢下精進布局之重要方向,提出代表性產業及標竿企業案例呈現布局變化之樣態。(4)針對國際產業分工與布局策略研析,研究重點包括:全球價值鏈發展趨勢、重大事件對全球價值鏈影響之探討如美中貿易、科技戰、肺炎疫情及自然災害等,並據以提出我國廠商因應新局勢之布局策略。(5)從全球關鍵趨勢收斂為5大臺灣關鍵議題,選擇臺灣產業競爭力高、對臺灣效益大之2項議題(全球價值鏈重組、生產效率與韌性提升之智慧製造生態系)進行深入研析,建立戰略目標、展開產業問題集、最後形成解方與政策建議。(6)建置並執行臺灣產業前瞻專家小組之運作機制,藉由產、學、研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小組成員,描繪國家未來關鍵議題之戰略目標及策略;並與議題相關之各領域廠商、智庫、學研機構進行意見交互回饋,以提供擬定產業政策時具實證性之參考資訊,並協助聚焦特定產業領域與政策資源,發揮資源投入效益。3.產業人才發展整合政策規劃(1)建立半導體、機械、電子設備等20個產業公協會產學訓合作網絡,因應產業需求推動師資研習、優質實習、捐贈教學設備等各項產學合作案,共培育超過1千名AI、智動化等領域專業技術人才,引導企業重視人才培育及學校教學貼近產業用人需求。(2)依據產業趨勢方向,完成更新LED光學設計工程師、資訊安全工程師、保健食品產業行銷企劃師,以及智慧製造導入顧問等12項職能基準,有助於企業、學校等單位瞭解產業人才概況,並作為訓練規劃參考。(3)完成發布人才快訊電子報共12期112則專文,報導人才相關議題,促進人才發展訊息充分交流。並營運工業技術人才培訓全球資訊網,揭露工業局培訓課程資訊,以利民眾投入在職進修之參考,已累計瀏覽逾9.7萬人次以上。4.投資環境政策及地區產業發展研究(1)蒐集中國大陸、日本、南韓、新加坡等鄰近主要國家,因應武漢肺炎疫情訂定的重要優惠及補助措施,做為國內政策制定參考。(2) 建置並維護智慧機械或第五代行動通訊系統投資抵減申辦系統,減輕業者申報租稅優惠之紙本作業負擔。5.運用智慧科技推動專案服務(1)辦理110年度綱要計畫審查作業會議審查39項及書面審查9項,共計產出自評結果報告48份。(2)辦理工業局108年度綱要計畫績效評估作業,辦理包含科技計畫、前瞻計畫、公共建設共計63項計畫績效評估複評作業。(3)透過計畫管理專業服務團隊,協助完成164項計畫書簽約及請款作業、各項計畫變更、分包核備和進度報告等作業。(4)強化資料圖表圖示化分析功能,優化關鍵字查詢功能,另升級資安管理與防護措施,確保系統資料安全性。」

產業政策研究與推動計畫(3/4)
109年實際執行趨勢圖
 年累計執行進度(%)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

年累計預定進度(a)(%)

年累計實際進度(b)(%)

進度比較(b-a)(百分點)

年計畫經費(c)(千元)

年累計執行數(d)(千元)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d/c*100%)(%)

註1、年計畫經費執行率=截至目前之年累計執行數/年累計分配預算數*100%
註2、本頁面圖表配合計畫管制週期進行更新調整,若管制週期為季報或半年報,可能出現部分月份為空白之情形。
註3、部分計畫之推動未編列年計畫經費,可能造成年計畫經費執行率為0的情形。

留言總數 0留言 0 關注


產業政策研究與推動計畫(3/4)(109年度辦理情形)
產業政策研究與推動計畫(3/4)(109年度辦理情形)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