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主(協)辦機關 衛生福利部

醫衛生命科技研究綱要計畫(108年度辦理情形)

開始於106年01月01日結束於109年12月31日

目前進度

啟動囉
106/01/01
  (第4年 / 4年)
   
   
   
完成了
109/12/31
計畫類別
科技發展
管制級別
部會管制
管考週期
季報

計畫核定情形

1. 醫衛生命科技研究計畫:行政院107年08月20日衛部會字第1070022503號
2. 醫衛生命科技研究綱要計畫:行政院107年08月31日院授主預教字第1070102118號

年計畫經費

1,530,624(千元)

計畫摘要

1060434:衛生政策及醫療保健研究
利用健康資料庫分析,探討健康照護體系及資源配置,利用衛生資訊系統及統計工具,探討各族群健康及健康不平等議題,推動職場健康環境營造,將實證研究成果進行轉譯,作為政府政策制訂及健康促進策略之參考。

1060434:促進中老年人健康老化
持續進行全台中老年人健康調查,蒐集長期健康追蹤資料進行分析,探討老年人慢性疾病、用藥安全、生活習慣、心理情緒、生理功能與環境、基因等健康相關議題。

1060434:兒童醫學與健康研究
持續進行兒童及青少年長期健康行為追蹤研究,分析兒少身心發展趨勢,探討行為及健康之影響因素;進行兒童及青少年健康福祉國際比較;探討心臟病病童父母的親職壓力問題,以及高危險新生兒健康相關危險因素。

1060434:臺灣微生物抗藥性監測
本研究將持續透過「台灣微生物抗藥性監測計畫」與「台灣黴菌抗藥性偵測計畫」,進行臨床重要致病微生物抗藥性的表現型監測及流行病學調查,了解其抗藥性演變、多重及新興抗藥細菌的抗藥機制及相關因子,以提出介入措施建議。

1060434:代謝及免疫發炎疾病
持續從「心血管及代謝症候群之相關流病及臨床研究」、「動脈粥狀硬化機制研究與血管病變機制探討」及「免疫及發炎疾病研究」等3項重點方向切入,深入探討代謝及免疫發炎疾病之成因,以發展預防醫學。瞭解各種相關之危險因子,才能及早預防心血管及代謝症候群的發生。

1060434:癌症預防與治療
持續針對國人好發癌症,進行基礎、臨床及流行病學研究、整合不同的治療策略及方案,釐清與癌症發生相關的重要因子,發展早期預防、診斷及治療之策略與藥物,提升癌症預防與治療品質。

1060434:老化與神經退化
以「神經退化疾病」、「神經退化疾病轉譯及臨床醫學研究」、「幹細胞再生醫學應用」及「活躍老化和攝護腺癌研究」等4項重點方向,探討老化及神經退化疾病的成因及新穎診斷或治療方法,以減緩老化相關疾病及神經退化疾病所產生的問題,提高老年生活品質。

1060434:環境健康
以流行病學、基因體學、基礎與臨床醫學等研究方法,探討環境內分泌干擾物和空氣微粒組成對我國各年齡層族群健康之影響研究。

1060434:感染症及微生物菌相
本研究共包含三個執行方向,分別為「全國重要致病菌研究」、「新興再現之急性病毒監測、致病機制研究與疫苗研發」、以及「台灣重要慢性病毒致病機制研究與治療研發」。並結合本院各項已建置之分子免疫學、疫苗製備等技術,持續進行相關疫苗之研發,以供本土感染症之需。

1060434:研究平台及疾病模式發展
建立基因體學之醫療應用,發展生物資訊方法,針對複雜型疾病進行大數據分析,開發新的臨床試驗設計方法。本年度將持續建構及維持10項分析平台或工具。

1060434:整合性新藥開發核心技術平台
整合性新藥開發核心技術平台包含藥物體外活性篩選及作用機制研究、循理性藥物設計與化學合成、動物藥理及藥物動力學研究,以及候選藥物之早期臨床前評估等核心技術,支援各項藥物研發。

1060434: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
本計畫持續著重於「生醫材料與再生醫學」、「生醫影像」、「奈米醫學」及「醫用電子」等項目的研究。
一、生醫材料與再生醫學: 結合生醫材料及細胞、分子生物學等技術,致力發展生醫材料及再生醫學研究,包含: 可注射性白芨多醣之開發以作為早期退化性關節炎之治療、利用動物模式探討心臟與骨骼肌疾病的粒線體病變、微流體晶片類器官體培養技術開發等研究。
二、生醫影像: 本計畫過去已成功建置磁振影像導引高能聚焦超音波治療系統、多尺度腦連結體磁振造影系統、磁振造影系統及多功能動物分子影像等關鍵技術平台。後續將持續利用相關平台推動,解譯大腦微結構、聚焦人體器官治療等相關研究。
三、奈米醫學: 除進行科學性的探討研究外,亦期望確保無縫接軌各國法規管理要求,並協助建置符合各項國際標準規範之檢測分析技術,作為國內奈米科技產業發展之重要後盾。
四、醫用電子: 配合政府以多面向推動醫用電子之開發,協助並提高民眾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本計畫積極發展智慧化載具開發,從而提升社區生活環境的品質、降低醫療資源的負擔。

1060434:建立生物經濟鏈結的技術平台
本研究將進行克沙奇病毒疫苗、萬用型肺炎鏈球菌疫苗、猴腎細胞懸浮培養技術的開發,同時也針對免疫因子、佐劑、動物模式與抗原培養技術進行探討,以使現有新疫苗製程最佳化。

1060434:生醫研究資源服務與核心設施
一、生醫研究資源:持續提供生物資訊設施、細胞庫設施,以及醫藥衛生研究資料庫之服務。
二、生醫研究核心設施:穩定提供核心儀器設施及實驗動物研究相關服務與教育訓練。

1060434:推動醫藥衛生研究
一、推動醫藥衛生研究
二、醫衛人才培育(含人才獎助與學程)

1060434:建立國內外學術合作
維持既有以疾病為主軸之臨床研究合作網絡,及協助本院臨床試驗計畫推行

年度目標

在國家衛生研究院(以下簡稱本院或國衛院)「加強醫藥衛生研究、增進國人健康福祉」的設置宗旨下,本計畫以強化生命科學技術研究,推動高品質健康體系政策研究,以及提升研發應用量能為執行策略之起點,針對國人重大的健康問題(如:代謝及發炎疾病、感染症、癌症、老化及神經退化疾病、環境醫學等等),探討疾病發生及致病機制,利用生醫技術發展新穎藥物、診斷與治療方法。從事醫藥衛生研究,藉各項研究之實證成果,形成與國人健康相關的政策建言,協助政府規劃制訂各項更為精確與有效率的政策,提升國人健康與福祉。藉由本計畫執行之各項基礎與臨床研究,達成衛福部「促進全民健康與福祉」之施政發展使命,以及落實防疫整備,免除疾病威脅;精進醫療照護體系,保障民眾就醫權益;強化全民心理健康,建立高風險家庭防護網絡;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促成國際接軌;推動衛生福利科技,精進政策基礎等策略發展目標。

重要執行成果

2. 本院發現有飲酒的頭頸癌病患死亡機率比沒有飲酒的頭頸癌病患高,主因是飲酒者在被診斷出頭頸癌時比較多是末期,包括腫瘤比較大也比較容易轉移,研究成果已發表於2019年2月份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期刊《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and Prevention》。隨著飲酒人口及酒精消耗量增加,以及台灣約一半的人口缺乏完整的乙醛去氫酶功能,可預見未來在台灣頭頸癌以及與酒精相關癌症之發生率及死亡率將不斷上升。因此,如何降低酒精的消耗量是一個值得政府及國人關注的議題。<已於108年11月25日假衛生福利部召開「酒精對於頭頸癌風險及存活之影響」研究成果發表記者會。希冀透過科學研究實證加強罹癌危險因子之癌症防治與健康宣導>。

醫衛生命科技研究綱要計畫
108年實際執行趨勢圖
 年累計執行進度(%)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
計畫進度

年累計預定進度(a)(%)

年累計實際進度(b)(%)

進度比較(b-a)(百分點)

 

計畫進度

計畫進度

總累計預定進度(A)(%)

總累計實際進度(B)(%)

總累計進度比較(B-A)百分點

計畫進度

經費使用

年累計分配預算數(c)(千元)

年累計執行數(d)(千元)

年計畫經費執行率(d/c*100%)(%)

經費使用

經費使用

總累計分配預算數(C)(千元)

總累計執行數(D)(千元)

總計畫經費執行率 (D/C*100%)(%)

經費使用

註1、年計畫經費執行率=截至目前之年累計執行數/年累計分配預算數*100%
註2、本頁面圖表配合計畫管制週期進行更新調整,若管制週期為季報或半年報,可能出現部分月份為空白之情形。
註3、部分計畫之推動未編列年計畫經費,可能造成年計畫經費執行率為0的情形。

留言總數 0留言 0 關注


醫衛生命科技研究綱要計畫(108年度辦理情形)
醫衛生命科技研究綱要計畫(108年度辦理情形)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