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主(協)辦機關 教育部

展場白鯨潛在性病原檢測技術建立與其分子流行病學分析(3)(109年度辦理情形)

開始於109年01月01日結束於109年12月31日

目前進度

啟動囉
109/01/01
  (第1年 / 1年)
   
   
   
完成了
109/12/31
計畫類別
科技發展
管制級別
自行管制
管考週期
季報

年計畫經費

100(千元)

計畫摘要

1090107:展場白鯨潛在性病原檢測技術建立與其分子流行病學分析(3)
1.細菌抗藥性檢測2.細菌基因型分析

年度目標

完成圈養白鯨潛在性細菌病原分析與抗藥性檢測

重要執行成果

1. 文獻記載為Vibrio alginolyticus、Vibrio parahaemolyticus、Vibrio cholerae、Vibrio
fluvialis等弧菌菌種為白鯨呼吸道與消化道之病原性細菌(表 1)。而於 106 年分析
中亦發現Vibrio alginolyticus為海生館白鯨主要優勢弧菌。而去年(108)年亦首次
分析探討白鯨與其他水生動物發光菌之相關毒力基因、抗藥性與基因型之差異。
今年將進一步分析弧菌與其他白鯨潛在性細菌及其抗藥性情形。
2. 圈養白鯨噴氣孔與糞便微生物採樣與細菌分離、培養與初步鑑定:
以血液培養基收集白鯨噴氣孔與糞便樣本後,培養於 5%山羊血液培養基上並觀察其菌
落型態,挑選優勢菌落及疑似弧菌菌落於含 1.5% NaCl之Trypticase soy agar繼代純化,
隨後菌落接種thiosulfate citrate bile salts sucrose (TCBS)與MacConkey agar培(圖 1)養
基進行生化判定與革蘭氏染色(圖 2) ,目前分離自圈養白鯨噴氣孔與糞便菌株共計
12 株,分離海水水源與白鯨池水菌株共計

展場白鯨潛在性病原檢測技術建立與其分子流行病學分析(3)
109年實際執行趨勢圖
 年累計執行進度(%)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
計畫進度

年累計預定進度(a)(%)

年累計實際進度(b)(%)

進度比較(b-a)(百分點)

 

計畫進度

計畫進度

總累計預定進度(A)(%)

總累計實際進度(B)(%)

總累計進度比較(B-A)百分點

計畫進度

經費使用

年累計分配預算數(c)(千元)

年累計執行數(d)(千元)

年計畫經費執行率(d/c*100%)(%)

經費使用

經費使用

總累計分配預算數(C)(千元)

總累計執行數(D)(千元)

總計畫經費執行率 (D/C*100%)(%)

經費使用

註1、年計畫經費執行率=截至目前之年累計執行數/年累計分配預算數*100%
註2、本頁面圖表配合計畫管制週期進行更新調整,若管制週期為季報或半年報,可能出現部分月份為空白之情形。
註3、部分計畫之推動未編列年計畫經費,可能造成年計畫經費執行率為0的情形。

留言總數 0留言 0 關注


展場白鯨潛在性病原檢測技術建立與其分子流行病學分析(3)(109年度辦理情形)
展場白鯨潛在性病原檢測技術建立與其分子流行病學分析(3)(109年度辦理情形)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