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主(協)辦機關 衛生福利部

急性傳染病流行風險監控與管理第三期計畫(110年度辦理情形)

開始於110年01月01日結束於113年12月31日

目前進度

啟動囉
110/01/01
  (第2年 / 4年)
   
   
   
預計完成
113/12/31
計畫類別
社會發展
管制級別
自行管制
管考週期
季報

計畫核定情形

急性傳染病流行風險監控與管理第三期計畫:行政院109年08月14日院臺衛字第1090023750號函

年計畫經費

81,823(千元)

落後原因分析

因應110年國內爆發COVID-19社區流行疫情,醫療機構實施醫療營運降載,將非緊急醫療延遲診療,且幼童家長擔心至醫療機構就醫恐增加COVID-19染疫風險,預防保健之就醫意願降低,致HBsAg(+)及HBeAg(+)孕婦之滿1歲幼兒抽血追蹤檢查率未達65%以上;另為應國內COVID-19疫情防治及推動其疫苗接種作業,地方衛生單位之工作量暴增,進而影響常規業務執行。

機關因應對策

於國內COVID-19社區流行疫情趨緩期間,適時提醒地方衛生主管機關及醫療機構,加強HBsAg(+)及HBeAg(+)孕產婦相關衛教,積極提升該等孕產婦之滿1歲幼兒抽血追蹤檢查率。

計畫摘要

1100141:加強病媒蚊監測、孳生源清除與查核及社區動員
1.補助有埃及斑蚊分布地區(嘉義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臺東縣、澎湖縣)辦理登革熱病媒蚊監測及孳生源清除與查核。
2.補助高風險縣市衛生局辦理矮小瘧蚊監測計畫。

1100141:運用智慧科技強化病媒、腸道及腸病毒、急性病毒性肝炎、人畜共通、三麻一風及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等傳染病病例監視、疫情處理與流行之因應及研判功能
1.結合智慧科技強化邊境檢疫措施,執行入境旅客發燒篩檢,主動發現個案,阻絕傳染病於境外,並加強外籍人士入境旅客社區防疫管理。
2.強化病媒、腸道、腸病毒、急性病毒性肝炎、人畜共通、及三麻一風等傳染病之疫情監控及處理機制,落實疫情調查、病例處置及接觸者追蹤管理,進行資料蒐集調查及分析,並建立完整流行疫情風險評估。
3.加強三麻一風通報及疫調之時效性及機動化,進行資料及時分析,偵測疫情。
4.針對三麻一風法定傳染病系統通報之疑似個案進行檢驗監測及陽性個案基因型別分析。
5.持續落實小兒麻痺症根除成果保全作業。
6.保全新生兒破傷風、麻疹消除成果,加強德國麻疹、CRS消除作業

1100141:提升病媒、腸道及腸病毒、急性病毒性肝炎、人畜共通及三麻一風等傳染病醫療照護品質及專業人員能力
一、加強中央與地方聯繫及跨部會合作,健全防疫體系,建立分級分區防疫教育訓練網,提升醫護、防疫等專業人員有關病媒、腸道、腸病毒、急性病毒性肝炎、人畜共通及三麻一風等急性傳染病專業知能。

二、建立並適時修訂流行疫情處置指引及緊急應變計畫,以提升醫護防疫人員專業能力。
三、召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會議,進行相關預防接種政策、防治相關策略及因應措施之討論與建議。
四、維持腸病毒重症醫療網運作,提升醫療照護品質,防範重症與死亡病例發生。

1100141:落實病媒、腸道及腸病毒、肝炎、人畜共通、三麻一風及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等傳染病宣導策略,加強全民防治知能
加強病媒、腸道、腸病毒、急性病毒性肝炎、人畜共通及三麻一風等各項急性傳染病相關衛教宣導,提升全民防治知能。

1100141:天然災害及水患相關傳染病防治宣導整備與執行
1.規劃天然災害災後消毒及宣導工作與防疫消毒藥材之採購儲備工作。
2.辦理天然災害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輪值作業教育訓練。
3.辦理天然災害防疫消毒藥材之採購儲備工作。

1100141:提高並維持預防接種完成率
提高三麻一風、B型肝炎等疫苗之預防接種率,並強化預防接種資訊之效能,保全小兒麻痺症根除與新生兒破傷風、麻疹消除成果,加強德國麻疹、CRS消除作業。

年度目標

一、登革熱致死率小於0.5%。
二、腸道傳染病次波傳染事件不超過當年群聚事件總和件數之30%。
三、發生腸病毒71型流行疫情,且有重症死亡病例之年度,重症致死率≦3%;非腸病毒71型流行,且有重症死亡病例之年度,重症致死率≦10%。
四、於腸病毒流行季前完成全國教托育機構洗手設備查核工作,合格率達100%。
五、HBsAg(+)及HBeAg(+)孕婦之滿1歲幼兒抽血追蹤檢查率達65%以上;HBsAg(+)而HBeAg(-)孕婦之滿1歲幼兒抽血追蹤檢查率達35%以上。
六、遭狂犬病陽性動物抓咬傷民眾之暴露後疫苗接種完成率達100%。
七、辦理登革熱等病媒傳染病臨床診斷與治療相關教育訓練,參訓人數至少320人以上。
八、人畜共通傳染病確定病例疫情調查完成率達100%。
九、三麻一風防治之相關疫苗項目其基礎劑疫苗接種率達96%以上,追加劑達93%以上。
十、山地鄉、新住民子女、低收入戶子女預防接種完成率至少維持在90%以上。

重要執行成果

一、為強化中央相關部會及地方政府對於登革熱等重要病媒傳染病之業務聯繫,定期召開「行政院重要病媒傳染病防治聯繫會議」,110年已召開5次會議。
二、補助38家腸病毒責任醫院辦理院內及周邊醫院醫護人員教育訓練計51場,共6,340人次受訓;補助兒科醫學會辦理4場「腸病毒及新冠肺炎(COVID-19)臨床處置及感染管制」教育訓練,共1,206人參訓。
三、辦理急性無力肢體麻痺(AFP)監視及小兒麻痺病毒環境監視,截至12月14日止,計通報27例AFP確定個案,均非小兒麻痺病毒感染所致,另針對全國11個污水處理廠累計採檢242件汙水樣本,均未檢出小兒麻痺病毒。
四、10月20日召開「傳染病防治審議會–小兒麻痺症根除成果保全組」會議確認「小兒麻痺症根除保全證明文件」內容。
五、依據健康署之聽損確診個案,調取新生兒篩檢血片剩餘檢體進行德國麻疹IgM抗體檢測,檢測229名之結果均為陰性。
六、與公務人力發展學院合作完成「狂犬病二三事」網頁互動式課程製作。
七、為提供醫療專業、衛生防疫及農畜獸醫相關人員與時俱進且務實可行的臨床指引,委託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完成編修「人畜共通傳染病臨床指引第三版(草案)」。

急性傳染病流行風險監控與管理第三期計畫
110年實際執行趨勢圖
 年累計執行進度(%)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
計畫進度

年累計預定進度(a)(%)

年累計實際進度(b)(%)

進度比較(b-a)(百分點)

 

計畫進度

計畫進度

總累計預定進度(A)(%)

總累計實際進度(B)(%)

總累計進度比較(B-A)百分點

計畫進度

經費使用

年累計分配預算數(c)(千元)

年累計執行數(d)(千元)

年計畫經費執行率(d/c*100%)(%)

經費使用

經費使用

總累計分配預算數(C)(千元)

總累計執行數(D)(千元)

總計畫經費執行率 (D/C*100%)(%)

經費使用

註1、年計畫經費執行率=截至目前之年累計執行數/年累計分配預算數*100%
註2、本頁面圖表配合計畫管制週期進行更新調整,若管制週期為季報或半年報,可能出現部分月份為空白之情形。
註3、部分計畫之推動未編列年計畫經費,可能造成年計畫經費執行率為0的情形。

留言總數 0留言 1 關注


急性傳染病流行風險監控與管理第三期計畫(110年度辦理情形)
急性傳染病流行風險監控與管理第三期計畫(110年度辦理情形)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