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於107年01月01日結束於111年12月31日
國家心血管疾病防治第一期計畫:衛生福利部107年07月02日衛授國字第1070600691號
84,261(千元)
1070667:H:提升民眾健康識能,建立健康生活型態
結合民間團體倡議或辦理宣導活動
1070667:E:依實證基礎;發展照護指引
1.結合專業團體發展照護標準或制訂手冊
2.人力提升及培訓
1070667:A:提升各層級醫療單位服務量能,提供心血管疾病可近性照護服務
建立縣市衛生局提供心血管疾病服務模式,及資源管理
1070667:R:發展個人化、預防性預防保健服務,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發展個人化、預防性預防保健服務,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含慢性病整合照護等
1070667:T:整合心血管疾病防治體系,建立夥伴關係
以病人為中心醫病共享決策
1070667:S:建立整合資料庫,加強監測管理分析及發展實證研究
1.辦理品質專案管理暨資訊開發與管理計畫
2.辦理智慧健康醫院相關計畫
3.辦理心血管疾病相關研究
1.成人吸菸率下降至14.7%。
2.降低國人身體活動不足率47.3%。
3.減鹽(建議值:低於6g鹽或2.4g鈉):男9.2克;女7.3克。
4.健康飲食行為改善比率:成人每日蔬菜攝取量達3份和水果攝取量達2份之盛行率:蔬菜15%;水果14.5%。
5.國民健康檢查服務比率提升62%。
6.三高控制比率:高血壓控制率49.6%。
高血糖控制率24%。
高血脂控制率28.9%。
7.心血管疾病再發率下降:AMI病人出院後14日內,因主診斷為AMI或相關病情的非計畫性再住院比率2.2%。
8.心血管疾病之過早死亡機率3.03%。
109年7月1日召開109年「衛生福利部心血管疾病防治策進會」會議,持續透過策進會平台,加強跨部會溝通與合作,持續就國家心血管疾病防治政策針對各司署權責加以積極推動,並提升民眾與健康照護系統對心血管疾病之健康識能。
(1)醫事司-強化急救醫療照護辦理情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評定已將急性冠心症之照護病人照護品質,列為醫院緊急能力要求項目之一,針對處置流程及品質管理均訂有標準。國內205家急救責任醫院,已計有122家通過急性冠心症處置能力評定,其中重度級46家均設有心導管室,可提供全年24小時心導管診療;中度級75家,設有心導管室者可提供平日上班時段心導管診療或未設有心導管室但可提供其他必要處置。
(2)健保署-心血管疾病醫療服務執行情形:給付腦中風、急性心肌梗塞等與心血管疾病相關之特殊支付項目與方案;辦理出院病人銜接急性後期照護及社區復健,105年4月1日起,新增「出院準備及追蹤管理費」。全民健康保險急性後期照護計畫之收案對象包含腦中風、燒燙傷、脆弱骨折、心臟衰竭、衰弱高齡個案,提供住院模式、日間模式、居家模式及門診追蹤服務,統計109年共38個團隊、215家醫院參與,持續落實分級醫療。
年累計預定進度(a)(%)
年累計實際進度(b)(%)
進度比較(b-a)(百分點)
計畫進度
計畫進度
總累計預定進度(A)(%)
總累計實際進度(B)(%)
總累計進度比較(B-A)百分點
計畫進度
年累計分配預算數(c)(千元)
年累計執行數(d)(千元)
年計畫經費執行率(d/c*100%)(%)
經費使用
經費使用
總累計分配預算數(C)(千元)
總累計執行數(D)(千元)
總計畫經費執行率 (D/C*100%)(%)
經費使用
0留言
0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