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於110年01月01日結束於113年12月31日
0(千元)
(一)第一年1.提升小微企業數位轉型:(數位化小微企業—基盤整建)以三大面向為主軸推動:A.在地培能,規劃分級分類數位學習課程,培養跨域人才之專業才能。B.產業提升,介結合作平台,分析蒐集各項數據回饋予店家,遴選具輔導能量之單位合作,媒合各領域專業人才投入提升店家數位能力。C.行銷通路,依據產業屬性推薦適宜通路平台。D.培育城鄉業者適性發展創新營運模式。(1) 小微企業(9人(含)以下的企業) 輔導推動家數一年8,434家。(2) 新增數位轉型輔導支援平台(基本功能免費,進階功能收費)會員一年770家。(3) 新增使用雲服務家數每年2,694家。(4) 推動小微企業使用數位工具一年3,515家。(5) 新增小微企業使用數位支付(含行動支付及電子支付)家數一年1,455家。2.新增及穩定小微企業就業人數:(1) 新增及穩定就業人數一年885人。 (二)第二年提升小微企業數位轉型:(數位化小微企業—帶動成長)以第一年之基礎發展,以四大面向為主軸推動:A. 在地培能,因應市場需求,深化產學之鏈結,推動跨世代合作,共同強化數位應用之能力。B. 產業提升,公私協力,串聯異業合作,協助店家導入科技工具,運用現有數位工具及平台推動產品及服務創新。C. 行銷通路,結合國內外實體通路或平台協助商品上架或銷售。D. 串聯城鄉業者,強化網絡連結,群聚共好。(1) 新增使用雲服務家數每年2,567家。(2) 推動小微企業使用數位工具一年3,800家。(3) 新增小微企業使用數位支付(含行動支付及電子支付)家數一年1,615家。(三)第三年提升小微企業數位轉型:(數位化小微企業—亮點拔尖)以前兩年發展之基礎,以四大面向為主軸推動:A.在地培能,強化銀青跨世代經營能力,深耕並發掘產業關鍵人才,協助區域產業發展。B.產業提升,協助在地企業運用多元管道行銷平台。C.驗證創新營運模式,引導店家及區域轉型或升級。D.行銷通路,結合大型慶典活動重點推廣強化吸引力。E.亮點拔尖,培育優秀在地城鄉領袖。(1) 新增使用雲服務家數每年2,700家。(2) 推動小微企業使用數位工具一年4,000家。(3) 新增小微企業使用數位支付(含行動支付及電子支付)家數一年1,700家。(四)第四年提升小微企業數位轉型:(數位化小微企業—示範擴散)以前三年發展之基礎,以四大面向為主軸推動:A.在地培能,強化跨域整合人才落地生根,引領區域共榮發展,帶動適才適性之發展環境。B.產業提升,擴散虛實整合創新營運模式,強化在地企業經營模式推廣移轉,維繫產業生存與永續。C.行銷通路,多元行銷推廣,結合大型媒體,運用名人或網紅,多方深入目標客群,擴大產官學行銷通路。D.示範擴散,推廣數位輔導亮點。(1) 新增使用雲服務家數每年2,700家。(2) 推動小微企業使用數位工具一年4,000家。(3) 新增小微企業使用數位支付(含行動支付及電子支付)家數一年1,700家。(五) 計畫4年全程1. 提升小微企業數位轉型:(1) 新增數位轉型輔導支援平台(基本功能免費,進階功能收費)會員770家。(2) 新增使用雲服務家數10,794家。(3) 推動小微企業使用數位工具15,515家。(4) 新增小微企業使用數位支付(含行動支付及電子支付)6,555家。2. 新增及穩定小微企業就業人數:(1) 新增及穩定就業人數885人。
計畫亮點:「協助5,283家運用雲端服務、9,265家企業運用數位工具或數位支付。」 / 關鍵成果:「1.推動88場次數位應用知能活動共4,815人次參與,讓更多小微型企業受惠。另辦理3場主題系列講座,透過亮點企業進行雲工具使用經驗分享,引發其他小微企業的共感,進而採取行動,擴大輔導亮點,體驗雲端優勢。2.以遊客需求為導向,導入智慧導遊及導覽等服務,並優化「客庄小旅行」網站,建置桐花IOT監測系統,以露出桐花小旅行、在地小旅行及樟之細路專區…等資訊,以客庄觀光入口網站平台共同推廣客庄觀光產業,以達提升社區經濟的政策目的。3.辦理跨部會聯合成果展以及透過城鄉島遊網站聯合曝光行銷,串聯跨部會綜效。」
年累計預定進度(a)(%)
年累計實際進度(b)(%)
進度比較(b-a)(百分點)
年計畫經費(c)(千元)
年累計執行數(d)(千元)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d/c*100%)(%)
0留言
0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