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於111年01月01日結束於115年12月31日
110年08月31日(科技部)科部前字第1100054181號
0(千元)
1.完成區域動力降尺度海氣耦合模式(12公里解析度)初步建置及3個月穩定積分測試。2. 建置2個異常波浪光學監測站。3.簽訂2項公私部門合作協議,舉辦1場研討會或工作坊。4. 新增1項臺灣海象災防環境資訊產品及; 新增2個地理空間與時間之潮流預報港口。5.完成3座公私合作船載自動觀測系統。6.擴增40座沿岸海氣象觀測站。
計畫亮點:「1. 全球海氣耦合模式與區域降尺度海氣耦合模式預報系統是4個模式的耦合,由全球耦合模式系統提供初始場及邊界條件給區域海氣耦合模式,執行預報時是4個模式一起進行,如此可以節省大量的資料儲存空間並增加執行的效率,此模式系統架構是1個新的嘗試也是本計畫的亮點。2. 完成公私部門合作方案的評估與建立,建置資訊與知識交流平台雛型系統,測試與評估歐洲中尺度預報中心資料導入本局中尺度動力降尺度系統,提升再生能源發電量預報技術與能力。3. 建立高雄港等10個商港或遊艇港50公尺精度近岸區域潮流預報模式,提供港區導航等級潮流動態服務,舉辦「潮流圖資航港應用講習會」,增進船舶進出港安全。4. 本局與桃園市政府、國立中央大學共同簽訂「桃園市海岸環境監測合作協議書」,3方共同合作佈建桃園岸基波流觀測網,由本局負責站體工程、設備購置等工作,6月6日建置高頻(HF)波段桃園陣列式測波流遙測儀觀音白玉站之啟用揭牌儀式。5. 於西部沿海完成40座沿海自動氣象站及2座高空剖面(光達)採購,增加沿海氣象觀測資料蒐集密度;3艘交通船裝設氣象觀測儀器,增加海面氣象資料蒐集。6.完成基隆和平島、臺南安平2個異常波浪光學監測站與宜蘭縣、高雄市2個縣市智慧異常波浪預警子系統建置,持續收集異常波浪案例,新增隨機森林預警技術,精進已建置之異常波浪預警系統。」 / 關鍵成果:「1. 完成建構全球-區域大氣、海洋4個模式的耦合雛型系統,可以大量減少模式系統執行時所需要的硬碟儲存空間及執行的時間效率,另外也進行預報系統的正確性分析與1年穩定性積分測試,未來將進行作業性測試評估,為上線作業準備,預報系統將提供相關預報資訊以強化氣象災害預估能力,增進氣候資訊應用之經濟效益。2. 完成基隆和平島、臺南安平2個異常波浪光學監測站與宜蘭縣、高雄市2個縣市智慧異常波浪預警子系統建置,持續收集異常波浪案例,新增隨機森林預警技術,精進已建置之異常波浪預警系統。3. 111年9月28日舉辦「111年氣象資訊服務於綠能領域之跨域應用工作坊暨第五屆氣候服務工作坊」(圖9),邀請與氣象局簽署合作協議的綠能廠商如友達光電、悠由數據應用、台汽電綠能、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分享示範場域案例,並有6家綠能業者設置展示攤位,共計有15家綠能業者、5家氣象業者、5個學研單位共同參與,有效結合產業界的創新思維與專業技能,拓展及推動氣象在綠能開發的科研及應用服務能力。4. 擴增操船潮便利服務至10個港灣之50公尺高解析度潮流預報;新增6個港灣50公尺高解析潮流預報至智慧交通大數據;氣象局「樂活氣象」app新增「沿海遊憩預警」、「衝浪指數」、「影像監測異常浪」3種海象資訊;西北太平洋溫鹽流資料庫更新處理「全球船舶觀測海表面溫鹽GOSUD」與擴增全球「船載式聲波都卜勒洋流剖儀(SADCP)」資料;海象環境資訊網站(ocean.cwb.gov.tw)新增GIS 3D圖層展示、新聞事件、月出月沒、親海遊憩點海象語音播報、歷史溢油個案動畫、歷史海嘯報告,及海洋氣候統計圖圖層並優化漲退潮、日出/日沒、浪高統計-波浪站圖層;新增墾丁國家公園海巡員LINE群組「預報達禁止標準」Notify訊息。5. 西部沿海增加40座自動氣象站,將沿海觀測站間大於10公里距離提升為5至7公里,並於船舶裝設氣象觀測儀器,增加沿海及海上之氣象觀測資料蒐集,供天氣預(警)報、一般民眾及防救災單位應用。6. 111年已完成桃園海象監測網首站觀音白玉站建置,觀測到海面海流波浪資料提供桃園市政府海岸管理工程處,有助該市未來海岸環境監測及災害應變決策。」
年累計預定進度(a)(%)
年累計實際進度(b)(%)
進度比較(b-a)(百分點)
年計畫經費(c)(千元)
年累計執行數(d)(千元)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d/c*100%)(%)
0留言
0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