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主(協)辦機關 經濟部

淨零排放-產業淨零碳排推動計畫(1/4)(112年度辦理情形)

開始於112年01月01日結束於115年12月31日

目前進度

啟動囉
112/01/01
  (第3年 / 4年)
   
   
   
預計完成
115/12/31
計畫類別
政策計畫
管制級別
政院管制
管考週期
每季

年計畫經費

0(千元)

機關因應對策

1.大企業較有能力提前就低碳轉型布局或規劃,而中小企業雖有減碳意識,但不知如何開始著手改善,除持續進行低碳技術開發與廠商輔導,及提供減碳諮詢服務,經濟部產發署已另投入相關轉型資源,協助中小企業業者升級轉型。2.塑膠產業過往業者針對回收料導入可減碳的方案不易推動,所幸近年來國際趨勢與國內相關法規制定與政府推動,對於這類型的技術較有意願投入,惟相關節能減碳設備需要花時間購置與監測,必須有較長的時間來回收投入成本,這部分還需要更多相關設備廠來協助輔導。3.紡織產業減碳主力次產業在人纖與染整兩大製程段,尤其在煤炭或油轉天然氣的減碳效益,其他次產業,如織布、針織、絲織、紡紗、不織布、毛巾等,主要以節電為主,減碳效益非常有限,對於自主減碳意識、碳盤查、碳管理能力較為不足。本計畫將持續以製程優化,縮短製程,輔以智慧化,協助在工廠安裝智慧監控裝置,盤查耗能、耗電的設備,汰換耗電的壓縮機與變頻器等。另協助聯盟供應廠商申請以大帶小或個案補助設備更新,同時加強數位轉型人才與技術的培養。4.造紙產業關鍵廠商,紛紛投入減少使用燃煤設備及汰換鍋爐佈局規劃,以改善能源結構降低碳排放量,但所需設備投資經費不貲,對於其他二三級造紙、紙器及加工廠,無法負擔設備汰換及優化經費,需透過政府經費輔助資源,以鼓勵廠商盡早投入減碳行列。5.112年太陽光電產業面臨國際原物料價格大跌,海外模組廠庫存大幅增加,因此東南亞進口模組大舉低價傾銷國內市場,對國內產業形成相當營運壓力,本計畫持續積極協助業者提升產品競爭力,並推動次世代電池模組產線升級,同時業者亦積極參與國際展覽進行產品展示,但產業未來重要的課題仍是如何跳脫價格紅海,本計畫將持續推動業者開發次世代太陽能電池技術,並促進跨域整合,透過新應用促進新產品發展,以創造差異化。6.執行Beta Site場域示範運行面臨三大問題:(1)儲能案場數量已供過於求;(2)國產技術能量不足及(3)場域釋放時間落後或空間不足,再加上國內指標性廠商皆已具儲能案場實績,業者普遍對於國產Beta Site場域建置參與意願不高。為解決上述問題,三種應用情境方案:充儲應用、光儲應用及台電電網服務(電壓支持)。其中將以充儲應用(電巴調度處)作為明年度最優先選項的準備作業。藉此讓國內儲能廠商有練兵的機會強化技術能量外,電巴調度處也可因提前部屬儲能設施,預先紓解未來公車全面電動化後,晚上充電時造成電網供電之負擔,以維持電網穩定。

年度目標

1.促進溫室氣體減量40萬公噸CO2e。2.民間投資100億元。3.創造產值200億元。

重要執行成果

計畫亮點:「1.經濟部亦與全國工業總會合作成立「產業碳中和聯盟」,結合60個以上的產業公協會及其會員廠推動以大帶小,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台灣顯示器暨應用產業協會、台灣電路板協會、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已對外宣布半導體、光電面板、電路板(PCB)、及電子製造服務(EMS)等行業淨零路徑。2.經濟部持續盤點當前國際製程改善、能源轉換及循環經濟等三大面向之淨零排放技術(如氫氣技術開發及碳捕捉利用封存),推動國營事業與工研院等法人學研合作進行前瞻減碳技術開發,待技術成熟後,再藉由產業升級創新平台機制推動「主題式研發計畫」,鼓勵業者引進成熟的商業化技術,112年共補助32案共360家業者,預估減碳50萬噸CO2e。3.籌組9個碳管理示範團隊,結合團隊合作與政府輔導資源的挹注,提升體系的低碳競爭力共計140家,涵蓋15個產業類別,累計預期減碳量9.6萬公噸CO2e/年。4.完成505家低碳技術諮詢訪視並依業者現況與需求,提供適合之碳盤查、低碳技術、市場、專利等協助。5.協助101家廠商導入低碳技術,促成廠商加入低碳供應鏈與串聯產業鏈的執行情形。6.結合國內法人能量,投入電動車輛整車或關鍵零組件系統(如電控系統、智慧車電、充電設備等)類別輔導工作,有效協助輔導標的業者(如台達電、輝創、聯嘉等)成功切入國內外市場或車廠供應鏈體系(含美日知名車廠),預計創造產值32.1億元、促進投資5.9億元。7.成功推動2家車廠(鴻華、中華)運用主題式-智慧電動車輛整車自主生產能量補助計畫(產業升級創新平台輔導計畫)在臺投入電動車生產開發。8.針對離岸風電(機械、鋼構、複合材料及電機)4大系統,遴選興達海基與世紀風電中衛體系,輔導提升產業製造能力,優化製程管理與產品品質,推動世紀風電體系投資2.1億元,興達海基投資0.5億元,及推動重電設備業者開發節能設備與產品,促進投資金額0.25億元,與協助業者導入電能管理系統,投資金額為3.55億元,共促進業者投資金額達6.2億元。9. 促成元晶太陽能公司投入建設大尺寸M10太陽能電池與模組新產線,並進行N型Topcon高效率太陽能電池技術開發,112年促進在台投資總金額6.95億元,預期可增加年產值新臺幣32億元,並促進就業136人次。10.促成業者投入太陽光電創新加值技術研發共4案次,核定4案次共5家次(中美矽晶、友達光電、聯合再生、元晶、茂迪)通過N型M10大尺寸高效率電池模組主題式研發計畫,主題式研發為112~114年3年期程研發計畫,全程3年5家業者預計將合計投入研發總經費3.5億元,政府補助款1.481億元。11.針對儲能產業提供輔導4家、產創補助1家,及協助台塑新智能在彰濱工業區申租磷酸鋰鐵電池廠土地,112年度促進投資約31.6億元。」 / 關鍵成果:「產業付諸減碳行動前,必須先掌握減碳目標與明確指引,本計畫與產業公協會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台灣半導體協會、台灣顯示器暨應用產業協會共同訂定產業半導體、面板、EMS 之產業白皮書,提出產業2030 至2050 階段性減碳目標、減碳路徑以及產業共通作法,以期加速產業接軌政府政策目標以及國際淨零趨勢要求,並於10/24 發布,並邀請經濟部部長共襄盛舉。」

淨零排放-產業淨零碳排推動計畫(1/4)
112年實際執行趨勢圖
 年累計執行進度(%)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

年累計預定進度(a)(%)

年累計實際進度(b)(%)

進度比較(b-a)(百分點)

年計畫經費(c)(千元)

年累計執行數(d)(千元)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d/c*100%)(%)

註1、年計畫經費執行率=截至目前之年累計執行數/年累計分配預算數*100%
註2、本頁面圖表配合計畫管制週期進行更新調整,若管制週期為季報或半年報,可能出現部分月份為空白之情形。
註3、部分計畫之推動未編列年計畫經費,可能造成年計畫經費執行率為0的情形。

留言總數 0留言 0 關注


淨零排放-產業淨零碳排推動計畫(1/4)(112年度辦理情形)
淨零排放-產業淨零碳排推動計畫(1/4)(112年度辦理情形)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