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於110年01月01日結束於114年08月31日
109年08月20日(行政院)院授主預教字第1090102314號
0(千元)
無
無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數位建設)
1.建置臺灣工具機產業推薦規範資訊平台(工具機同規共軌數位資訊平台),縮短開發時程,並培育機電軟體與系統整合人才。2.建置臺灣工具機產業品質檢驗標準資訊平台(工具機品質長效數位優化平台),將工具機廠內生產履歷數位化。3.推動鑄造、工具機、加工或熱處理等相關業者合作,投入研發工具機結構組件熱處理製程數位優化技術。4.研發「工業物聯網智慧感測器」關鍵技術與優化感測器耐久可靠度,建立感測器試產能量。
計畫亮點:「1.提供臺灣工具機產業推薦規範資訊平台(工具機同規共軌數位資訊平台)服務,推動4家等工具機廠及零組件廠(眾程、東台、歐權、特品)加入資訊平台,鼓勵業者進行模組化設計,導入產品資料管理系統(PDM)、產品生命週期管理(PLM)等數位管理工具,對工具機產品生命週期進行管理,並簡化共通零組件使用,解決因高度客製化造成庫存品太多問題。2.提供臺灣工具機產業品質檢驗標準資訊平台(工具機品質長效數位優化平台)服務,並推動4家等高階多軸工具機廠(台灣瀧澤、慶鴻機電、高鋒工業、喬崴進)加入資訊平台,鼓勵業者導入數位生產履歷、品質分析管理系統或製造執行系統(MES)等具備可追蹤生產及檢測數據之數位平台,達到生產履歷數位化以及產品溯源管理。規劃8家終端使用者(偉駿、翔名、富躍、舜元、宏綺、健信、富威、傑晃)參與機台品質驗證,並回饋機台使用資訊,協助工具機業者優化機台,提升高階多軸工具機品質及精度。3.推動建立灰口鑄鐵鑄件數位熱處理供應鏈與應用體系,整合亞陞、承鋒、傑晃及金屬中心等,完成銑車五軸複合工具機、鑄件及熱處理等製程技術研發;建立工具機床台鑄件灰口鑄鐵成分設計、CE值及氧化物SEM成分分析等技術研究;推動熱處理製程數位優化技術建立,協助國鑑、士中、台穩精密等建立熱處理製程數位優化技術及產業擴散;完成2場熱處理技術研討會與企業觀摩等活動,累計參與人數100人。4.開發動態力、振動、動態3D掃描及視覺等4項關鍵工業感測器,進行試產驗證並提升可靠度,落實技術自主化。本年度已試產驗證1,000個感測器並推動導入30家次/190台設備及產線智慧化應用,涵蓋工具機、精密機械、自動化等產業。」 / 關鍵成果:「1.提供臺灣工具機產業推薦規範資訊平台(工具機同規共軌數位資訊平台)服務,完成產出產業規範2項(平行銷、推拔銷、彈簧銷、平行鍵;變壓器)842筆資料,累計產出共19項2,956筆產業規範相關資料。透過補助,推動4家等工具機廠及零組件廠(眾程、東台、歐權、特品)加入資訊平台,由工具機廠商導入產業規範、模組化設計,開發具智慧化功能之機台,同時導入數位管理系統(PDM、PLM、MES等)進行數位轉型,達到縮短開發時程,降低庫存成本,同時達到滿足客製化訂單需求,增加廠商接單競爭力。111/08/11辦理工具機產業規範關鍵影響力發表會,發表工具機產業規範推動的階段性成果,並邀請導入產業規範或品質規範的工具機業者(永進、台灣瀧澤、奕達)進行經驗分享與現場工具機及零組件業者進行交流,共計48家等廠商68人參與。2.提供臺灣工具機產業品質檢驗標準資訊平台(工具機品質長效數位資訊平台)服務,透過補助推動4家等高階多軸工具機廠(台灣瀧澤、慶鴻、高鋒、喬崴進)加入資訊平台,導入產業規範及品質規範、模組化設計,開發具智慧化功能之機台,同時導入數位管理系統(PDM、PLM、MES、數位生產履歷等)進行數位轉型,建立品質溯源管理機制,並規劃在8家等終端使用者(偉駿、翔名、富躍、舜元、宏綺、健信、富威、傑晃)進行機台品質驗證,提升高階多軸工具機的精度與可靠度。3. 完成工具機床台鑄件灰口鑄鐵成分設計、CE值與冶金參數設計、方案設計技術建立,以及氧化物、硫氧化物SEM分析技術;建立工具機灰口鑄鐵鑄件熱處理升溫時間、溫度參數設計、持溫時間、時間參數設計、顯微組織分析及硬度分析,以及沃斯回火熱處理溫度、時間與顯微組織分析等技術。4.開發國產動態力、振動、動態3D掃描、視覺等工業感測器,進行性能優化、試產驗證與智能化加值,提供20種以上國產智慧化感測技術方案(如刀具磨耗、沖壓力監測、設備預診、線上瑕疵檢測…等),利於業者客製化導入設備/產線加值應用;結合系統整合(SI)業者擴散導入工具機、設備及產線30家次/190台,包括工具機及零組件(如:達佛羅、永詮、佳賀、金豐、鍵和機械)、產業機械(如:東正、銓寶、總格、高明精機)、自動化(如:東佑達、和全豐)產業等,落實自主化應用。」
年累計預定進度(a)(%)
年累計實際進度(b)(%)
進度比較(b-a)(百分點)
年計畫經費(c)(千元)
年累計執行數(d)(千元)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d/c*100%)(%)
0留言
0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