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於109年01月01日結束於112年12月31日
0(千元)
1.文化部「設計驅動跨域整合創新補助計畫」分項計畫考量疫情影響及獲補助案需充分執行時間,相關補助案履約期程預計展延至111 年3 月底。2.「工藝驅動傳統產業探測研發計畫」分項計畫項下「國產材工藝技術專業從業人才培育計畫」,因應疫情調整課程方式,5月至7月全面以線上視訊方式辦理課程,以及陶瓷廢料循環應用計畫初期執行方式皆以線上討論或連繫,以對應受疫情影響。3.「工藝驅動傳統產業探測研發計畫」分項計畫項下「2021工藝跨領域研創成果國際輸出」計畫因受國際疫情影響期程,相關聯繫等工作項目皆以線上方式隨時與國際展覽窗口進行疫情狀況聯繫確認。
1.受限疫情,設計產業無法國內外參展,接單量受到影響,需積極加速產業推動設計跨域創新與數位轉型。【因應對策】加速推動科技X設計共提創新解方,協助設計產業提升數位與跨域能量,打開國際與創新市場。2.本計畫為達成形塑台灣為亞洲設計樞紐地位,故在國際擴散與合作上需有多元管道,受限近期中美關係緊張,擴散範疇侷限。【因應對策】不只鏈結國際設計相關組織,同時發展國際設計獎賽鏈結與官方外交平台,強化國際連結,將台灣成果推向國際。3.設計導入企業創新深獲企業肯定,甚至連企業董事長皆一同參與,惟計畫經費逐年縮減,不利設計創新能量與方法模式的持續擴散。【因應對策】持續推動設計進入重要產業計畫擴大設計影響力。
1. 發行設計政策白皮書,加速擴散設計導入模式。2. 建立企業設計評估指標,以設計思維引導企業創新,促成設計投資累計達2.5億元以上。3. 建立公共服務與社會設計評估指標,參與專案相關單位體驗人次達10萬人次以上,運用設計思維深化公民參與共創機制。
計畫亮點:「一、由Top Down角度推動企業創新、公共服務與社會創新之作法亮點:本計畫自108年起推動設計導入各領域進行跨域創新,為達到推動各領域能運用設計提高創新能量,以及設計能進入各領域決策層級之目標。除了108年起開始拜會公私組織高層提出國際運用設計創新提升競爭力之案例說明外,並挑選產業龍頭合作,於各專案推動起,要求組織高層一同參與共創,期許能讓高層認同設計創新價值。(一)設計教育進入公部門,設計思維進入公部門決策階段截至110年在公部門端,設計思考已逐步進入公部門設計教育與決策階段,除了13個公部門主動提出設計需求外,並與行政院人事總處合作開設設計創新相關主管與一般同仁研習班,以及受到台北市政府主動邀請參與三貓計畫策略發想,並協助開設設計思考與共創相關課程於26個台北市府局處,此外辦理公共服務行政推廣講座,將設計成果擴散逾2,814人次,運用設計創新、服務設計、永續精神重新定義三貓計畫,開發公部門設計應用工具教材。(二)產業開始重視設計思考,設計思考進入企業決策層級透過企業訪查,找到智慧醫療產業對於設計思考接受度高,且智慧醫療龍頭多為ICT產業轉型而來,然而該領域因延用ICT產業風氣以技術領頭付出極大的學習成本,自108年始與宏碁智醫合作,109年緯創醫學亦加入設計思考導入企業創新行列,110年緯創醫學董事長認同設計思考價值,將設計思考全面導入企業內部所有專案。(三)設計振興地方產業,推動地方產業設計跨域風氣並建立地方產業復興生態系本計畫自108年起結合國際地方產業輔導經驗與國內設計跨域能量,逐步發展以設計振興地方產業模式,並期許能建立台灣22個縣市產地品牌(T22),108年先以鶯歌陶瓷為示範案例。109年提出「產地遴選-產地一顆星-產地學院-跨界合作-工廠見學-產地博覽會」完整輔導架構,該架構亦榮獲2021Good Design與2021 LaVie 台灣創意力100-創意平台類別獎賽,110年更將跨域創新範疇更擴大,期望樹立全台地方產業各自皆有完整具特色性且能自主營運之產業生態鏈,期許未來亦能影響地方政府推動地方產業發展之參考策略。二、由Bottom up角度推動公共服務與社會創新之作法亮點:本計畫透過公開徵件,徵求符合補助要點精神之公共服務創新、社會創新提案,於提案計畫執行期間,建構跨領域業師輔導團,藉由部內訪視及業師輔導,協助團隊有效完成計畫內容,並串聯至少五家跨域合作單位,最終建構可複製擴散之公共服務創新機制、社會創新機制,深化公民參與共創。三、「工藝驅動傳統產業探測研發計畫」:透過線上展覽平台方式以執行網路無國界之優勢,創造工藝產業國際設計輸出機會,擴大臺灣工藝觸及不同國家、族群等之維度,進而拓展台灣工藝國際輸出廣度。」 / 關鍵成果:「無」
年累計預定進度(a)(%)
年累計實際進度(b)(%)
進度比較(b-a)(百分點)
年計畫經費(c)(千元)
年累計執行數(d)(千元)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d/c*100%)(%)
0留言
0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