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主(協)辦機關 核能安全委員會

精進放射性廢棄物貯存與處置安全管制技術發展(2/4)(110年度辦理情形)

開始於109年01月01日結束於112年12月31日

目前進度

啟動囉
109/01/01
  (第4年 / 4年)
   
   
   
完成了
112/12/31
計畫類別
一般科技施政計畫
管制級別
自行管制
管考週期
每季

計畫核定情形

109年08月20日(行政院)院授主預教字第1090102314號

年計畫經費

0(千元)

落後原因分析

無落後

機關因應對策

年度目標

1.落實安全管制技術之應用,強化放射性廢棄物處理與貯存之管制措施,要求經營者放射性廢棄物處理與貯存零輻安事故。2.精進管制規範,彙整參與科技計畫學研單位建議,修訂2件以上管制技術規範草案。3.整合國內放射性廢棄物管理/管制現況,完成放射性廢棄物管理聯合公約國家報告書中文版之編撰,並由參與科技計畫專家學者完成審議。

重要執行成果

計畫亮點:「• 建立放射性物料管制的科學技術資訊,作為施政決策的參據。• 預先規劃建立本土管制評估技術及團隊,以釐清廢棄物處置長期安全問題。• 精進放射性物料管制的技術規範與安全基準。• 強化核能電廠除役與廢棄物安全評估與管制技術,落實非核家園政策。• 建立公開透明的放射性廢棄物科技資訊,增進公眾對安全管制的信心。• 促進管制人員與專家學者之間的技術經驗交流。」 / 關鍵成果:「1.完成一定活度或比活度以下放射性廢棄物管制國際規範與案例研析,成果有助於釐清除役廢棄物之解除管制基準,在安全的前提下節約廢棄物管理成本。2.完成乾貯護箱乾燥作業與營運檢測之管制技術研析,成果有助於針對重要作業程序進行監督,確保作業安全與效能。3.完成低放處置設施封閉後國際管制規範與案例經驗研析,成果有助於釐清安全相關要項及審查時的科學基準,提升審查的品質與效率。4.完成低放處置場址土壤及岩體變形區導水特性研析,以及現地應力量測影響因子研析,成果有助於確保場址調查關鍵資訊之可靠性,並確認場址之長期安全穩定性。5.完成高放處置安全分析報告有關場址與設施運轉規範之專家研議,並擬定初步技術草案,成果可供後續進一步完善成為行政規則。6.完成高放處置設施處置罐承載分析與緩衝材料之沖蝕機制與流失量評估技術,成果可做為未來審驗重大安全相關議題之科學基準。7.完成我國2020年版「放射性廢棄物管理聯合公約國家報告書」(英文版),履行國際公益義務,經國際同儕審查後,將發布於原能會官網,善盡我國資訊公開的國際責任。」

精進放射性廢棄物貯存與處置安全管制技術發展(2/4)
110年實際執行趨勢圖
 年累計執行進度(%)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

年累計預定進度(a)(%)

年累計實際進度(b)(%)

進度比較(b-a)(百分點)

年計畫經費(c)(千元)

年累計執行數(d)(千元)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d/c*100%)(%)

註1、年計畫經費執行率=截至目前之年累計執行數/年累計分配預算數*100%
註2、本頁面圖表配合計畫管制週期進行更新調整,若管制週期為季報或半年報,可能出現部分月份為空白之情形。
註3、部分計畫之推動未編列年計畫經費,可能造成年計畫經費執行率為0的情形。

留言總數 0留言 0 關注


精進放射性廢棄物貯存與處置安全管制技術發展(2/4)(110年度辦理情形)
精進放射性廢棄物貯存與處置安全管制技術發展(2/4)(110年度辦理情形)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