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於109年01月01日結束於112年12月31日
0(千元)
無落後
無
1.落實安全管制技術之應用,強化核廢料處理與貯存之管制措施,要求經營者放射性廢棄物處理與貯存零輻安事故。2.精進放射性物料管制規範,彙整參與科技計畫學研單位建議,修訂1件以上管制技術規範草案。
計畫亮點:「1.強化除役放射性廢棄物特性與管制技術發展。2.建立放射性物料管制的科學技術資訊,作為施政決策的參考依據。3.先期研究探討發現問題,提出可行方案,擬訂解決對策。4.預先規劃建立本土管制評估技術,以釐清廢棄物處置長期安全問題。5.藉由研發成果回饋精進放射性物料安全管制的技術規範與法規。6.建立公開透明的放射性廢棄物科技資訊,增進公眾的信心。7.促進管制人員與專家學者之間的技術經驗交流,養成專業人才。」 / 關鍵成果:「1.針對除役放射性廢棄物技術議題:開發半自動高壓水除污設備,提升低放廢棄物安全性,減少人力操作,降低污染。操作流程包括挑選金屬板,進入處理區,半自動化減少輻射曝露,提高安全性,節省處置費用。2.針對用過核燃料乾式貯存技術議題:使用SCALE/TRITON和SCALE/MAVRIC進行核子燃料射源項評估,結合CADIS理論,建立不同燃料和燃耗的輻射屏蔽分析技術。利用等效熱導率分析技術,模擬DFC的熱導率、源項分佈和流阻,協助熱流評估。彙整國際技術要點,供參酌。研究國際用過燃料再取出設施,分析La Hague、CLAB、GE Morris的前置作業,提供監管參考。分析IAEA SSR-6及國際運輸安全要求,提出精進建議。3.針對低放廢棄物處置技術議題:彙整岩體裂隙水力-力學耦合模擬文獻,整理室內試驗結果,瞭解異向性岩體特性,提供未來調查參考。4.針對用過核子燃料處置技術議:研析核能國家對最終處置設施的安全要求,提出我國安全分析報告導則(草案)。檢視三年專章,提升技術內容一致性。完成傾斜裂隙環境下緩衝材料實驗,提供參考。」
年累計預定進度(a)(%)
年累計實際進度(b)(%)
進度比較(b-a)(百分點)
年計畫經費(c)(千元)
年累計執行數(d)(千元)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d/c*100%)(%)
0留言
0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