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於106年01月01日結束於109年12月31日
108年08月28日(科技部)科部綜字第1080058302號函
0(千元)
由於受新冠肺炎之影響,本計畫所規劃建置之光束線實驗設施除已開放之快速掃描X光吸收光譜(TPS 44A)及生物結構小角度散射(TPS 13A)自行完成試車作業衝擊較小之外,其餘實驗設施皆受到程度不一之影響。如因受到邊境管制影響,微聚焦蛋白質結晶學(TPS 07A)雖以遠端視訊合作完成安裝工作,惟發現有模組異常之狀況仍需待國外疫情趨緩後廠商來台檢修;軟X光奈米顯微術實驗設施(TPS 27A)及奈米角解析光電子能譜實驗設施(TPS 39A),則因國外廠商停工或原物料短缺,造成關鍵光學元件延遲交貨,需延至110年完成基本建置,111年開放用戶使用。
受疫情影響,許多合作國外廠商無法來台調校、組裝或驗收,如生物結構小角度散射(TPS 13A)係以遠端視訊溝通自行完成試車調校作業,並於109年度11月開放用戶使用;微聚焦蛋白質結晶學(TPS 07A)雖改由雙方技術人員以遠端視訊會議,合作完成安裝工作,然試車作業時發現模組異常,雖不影響建置期程,但後續調校作業仍需待疫情趨緩後廠商來台檢修。然因為國外廠商或停工或原物料短缺,造成延遲交貨,或因國外原物料無法準時交貨,進而影響國內廠商交貨期程,致使奈米角解析光電子能譜(TPS 39A)和軟X光奈米顯微術(TPS 27A)許多關鍵光學元件無法如期到貨,需延至110年完成基本建置,111年開放用戶使用。後續將積極聯絡及督促廠商加緊趕辦交貨,盡力降低建置進度之影響。
本計畫以台灣光子源為核心,建置國際級大型綠能材料、生技醫藥實驗設施共5座,藉此先進科技設施為技術平台,開發綠能材料技術,投入跨領域前瞻基礎研究與人才培育,建立全球性同步加速器光子源綠能材料國際鏈結網絡,並鏈結學研界研發能量,協助產業開發並掌握前瞻關鍵技術,強化我國生技醫藥產業研發聚落的發展。「台灣光子源綠能生醫旗艦計畫」(106~109年) (以下簡稱本計畫)全程目標為:1. 建置快速掃描X光吸收光譜實驗設施。2. 建置奈米角解析光電子能譜實驗設施。3. 建置軟X光奈米顯微術實驗設施。4. 建置生物結構小角度X光散射實驗設施。5. 建置微聚焦蛋白質結晶學實驗設施。109年度計畫目標如下:1. 完成微聚焦蛋白質結晶學實驗設施(TPS 07A)之基本建置。2. 完成軟X光奈米顯微術實驗設施(TPS 27A)之基本建置。3. 完成奈米角解析光電子能譜實驗設施(TPS 39A)之基本建置。
計畫亮點:「本計畫為大型科研實驗設施建置,所建置綠能相關設施與實驗技術,可進行創能、儲能與節能等綠能材料研析;生醫相關實驗設施可進行生物結構研究、藥物設計等應用研究。快速掃描X光吸收光譜(TPS 44A)設施業於107年9月提前開放使用,有亮眼的學術與應用成果產出,執行迄今用戶共有55篇研究成果發表至國際知名期刊,其中28篇發表至影響因子高於10之期刊。在產業應用部分,則有國內半導體廠與國輻中心合作使用,進行半導體薄膜材料相關實驗研究。軟X光奈米顯微術實驗設施(TPS 27A)已成功培養1家台灣在地廠商建造橢圓極化聚頻磁鐵能力,設計建造國際上第二長的橢圓極化聚頻磁鐵,達到100%國內自製能力,且品質可與國際競爭。」 / 關鍵成果:「學術面:快速掃描X光吸收光譜(TPS 44A)設施開放以來,用戶反應良好,109年共有239件計畫申請,核定96件實驗計畫,較108年(184件申請,89件核定)顯著提升,顯見用戶對TPS 44A設施之需求性。研究重點方向包含新能源材料之開發與基礎研究、金屬元素在自然環境中的動態行為,以及觸媒的催化反應機理研究等。執行迄今用戶共有55篇研究成果發表至國際知名期刊,其中28篇發表至影響因子高於10之期刊。應用面:1.技術移轉高儲電容量的中空矽負極材料技術於國內電子零組件大廠,協助台灣鋰電池廠商技術升級,於109年2月完成技術移轉授權簽約,並於6月完成技術移轉驗收,積極將研發成果朝商品化推展。2.國內半導體廠與本中心合作使用快速掃描X光吸收光譜,針對較高能量範圍的元素(如鋯)量測,進行提升半導體薄膜材料的開發進程。」
年累計預定進度(a)(%)
年累計實際進度(b)(%)
進度比較(b-a)(百分點)
年計畫經費(c)(千元)
年累計執行數(d)(千元)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d/c*100%)(%)
0留言
0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