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於110年01月01日結束於114年12月31日
擴大國家航 空影像服務暨農業生態時空資訊多元應用:行政院109年10月12日院農字第1090029137號函
147,300(千元)
無落後。
略。
1100067:發展農業國土大數據
1.更新農地利用主題圖資至少50圖幅次。
2.更新農地土地覆蓋資料1次,更新調查面積全臺約10,000平方公里。
3.建置13處養殖漁業生產區及魚塭集中區重要構造物3D立體圖視資料及漁港重要構造物。
4.開發農業類別3D物件模型8項。
1100067:加值擴充國家航遙測影像服務能量
1.航攝正射影像產製5,100幅。
2.優化原始影像開放瀏覽84,000張。
3.提供航攝正射影像、福衛全臺鑲嵌影像介接服務次數11,000,000次。
1100067:建構國家生物多樣性空間資訊網絡
1.累計生物多樣性共同資訊服務基礎資料量160,000筆。
2.新增陸域海域生物物種時空分布圖資2,500筆。
3.生物多樣性資訊與圖資取用次數5,100次。
一、發展農業國土大數據
1.更新農地利用主題圖資至少50圖幅次,以及擴充其他子系統功能,以協助農地空間規劃利用相關作業。
2.更新農地土地覆蓋資料(常年果樹、期作及敏感作物)1次,調查更新面積達到全臺本島約10,000平方公里。
3.調查及建置12處養殖漁業生產區及魚塭集中區重要構造物3D立體圖視資料及漁港重要構造物。
4.完成8項農業類別3D物件模型開發,並運用既有2D圖資及地形數值模型等,發布農業類別3D底圖服務。
二、加值擴充國家航遙測影像服務能量
1.蒐集年度臺灣全區航遙測影像,提昇全臺最新版彩色正射影像連接服務效能,以達資料有效共享之效。
2.加速航攝正射影像之製作,提供正射影像5,100幅予各界使用。
3.精進圖資供應業務之服務品質,達成服務、專業、創新及效能。
三、建構國家生物多樣性空間資訊網絡
1.分析生物多樣性開放資料的現況以掌握資料空缺的現實情境。
2.規劃生物多樣性資料開放的流通模式以促進不同資料來源的整合。
3.研擬時空變遷圖資之尺度設計以建立圖資來源資料整合的流程。
1.提供生物多樣性資料服務對象包括臺灣大學、屏東科技大學等教育研究單位;縣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國家公園管理處等政府行政單位;生態顧問公司、管理顧問公司、NGO,以及媒體等民間公司等特殊申請案共23件。不需申請的開放資料使用次數則達5,141次。
2.辦理生物多樣性資訊之技術、經驗等交流與討論例行會議共11場,共294人次參與。
3.運作「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聯盟」(Taiwan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Alliance, TBIA)夥伴關係與協作交流,辦理聯盟例行會議共11場,共300人次參與。
4.推廣「航遙測圖資供應平台應用系統」服務,並強化各政府機關人員實務操作經驗,辦理10場次系統推廣暨教育訓練課程,參訓對象包括「林務局及其所屬機關」與「其他各級政府機關」同仁,共計371人。
5.111年提供各級政府機關航攝正射影像、全臺福衛鑲嵌影像、無人機正射影像介接服務計有96個單位及95個系統,總介接次數達2,358萬餘次。
年累計預定進度(a)(%)
年累計實際進度(b)(%)
進度比較(b-a)(百分點)
計畫進度
計畫進度
總累計預定進度(A)(%)
總累計實際進度(B)(%)
總累計進度比較(B-A)百分點
計畫進度
年累計分配預算數(c)(千元)
年累計執行數(d)(千元)
年計畫經費執行率(d/c*100%)(%)
經費使用
經費使用
總累計分配預算數(C)(千元)
總累計執行數(D)(千元)
總計畫經費執行率 (D/C*100%)(%)
經費使用
0留言
0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