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於113年01月01日結束於115年12月31日
0(千元)
無
1.糕餅企業普遍著重於產品力、服務品質、市場行銷力的單點提升,對於生態系合作的串聯經驗較為不足,因此在「生態系統」間的競爭力有限,因此透過本計畫輔導顧問協助,引導業者間釐清問題並確認目標,以提升生態系的合作與創新。2.餐飲業者因應疫情多數有開發調理食品,但對於進入國際市場、法規、進入步驟及多家業者一起搭配較為不熟悉,故本次輔導透過工作坊集思廣益,共同制定輔導成效及可行性目標,成功建立可持續運作的商業模式。
「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其他)
一、小型商業創新發展(一)打造街區特色1.輔導商業群聚街區數位科技應用,導入數位導覽科技。2.數位科技應用,輔導提升街區店家競爭力。3.虛實整合行銷,帶動街區群聚商機發展,提升消費力。 (二)形塑老店形象1.形塑老店故事主題特色,充分呈現老店新力元素,形塑新老店形象。2.推動創新應用,將老店智慧與現代技術結合,開發新產品或服務,並辦理成果發表會。3.徵選國際化老店,接軌國際及相關推廣活動,製作手冊、文宣、海報等。配合國際化展覽,展示老店優良產品與故事。二、商業服務生態系創新發展(一) 餐飲業1.建立生態系服務資源網絡:研擬生態系成功模式,並透過專家顧問診斷諮詢及資源整合,建立系統化輔導機制,籌組價值共創商業生態體系。2.輔導生態系推動模式:推動創新及潛力生態系輔導,帶動業者發展新商模、投入生態系價值共創,促進生態系成員發展創新服務或商品;並辦理優良案例觀摩,進行成效擴散。(二) 生活服務業1.發展生活服務生態系創新服務模式:透過國際案例研析,以及分析我國生活服務業生態系發展面臨之困境,探討生活服務業生態系商業模式。2.建立生活服務生態系:研析生態系發展趨勢,籌組價值鏈團隊打造生態系創新應用服務,建立智慧生活服務商業生態系。(三) 服務業能力建構1.透過盤點及建構服務業完整人才發展藍圖,掌握服務業人才趨勢並研擬人才運用策略。2.依據產業相關統計數據及趨勢研析,洞悉商業服務業發展情勢並研提因應策略。三、服務業品牌創新推廣1.推動商業服務業市場競爭力及品牌行銷推廣。2.提升整體商業服務業品牌與創新競爭力。3.建置品牌活化與國際化工具因應時代變局。4.商品及服務導入新興科技行銷推廣。四、智慧服務模式創新加值鼓勵商業服務業落實擴大市場規模之商模策略,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展現高成長營運動能,達到產業影響力。
計畫亮點:「1.餐飲及糕餅生態系:(1)臺灣美食熊本飄香:於8月30日至9月1日帶領台灣餐飲業者至熊本辦理市集展售,進行短期品牌曝光與市場測試,將根據市場反應協助業者將服務或產品落地,後續延伸美食街經營模式強化市場滲透,確保穩定收入。(2)轉廢為能廚餘循環生態系:串聯廚餘量較大之婚宴餐飲業者、廚餘回收業者及產銷班/農民等三方,建立廚餘循環利用示範體系,快速(3小時)轉化廚餘為有機肥,阻隔病毒傳播;同時將有機肥鏈結產銷班/農民,提供種植農產,並銷售至餐飲端,建立廚餘、農產與餐飲供應鏈體系。(3)加拿大多倫多國際市場拓展計畫:整合國內知名餐飲業者,打造台灣美食隊,透過上架澳洲超市通路、線上線下自媒體推廣及展場銷售等整合行銷等,包含市場調查與定位、法規知識、產品開發與設計盤點、物流與通關作業程序、通路與合作夥伴對接、市場推廣與品牌行銷促進及顧客反饋與調整。2.智慧生活服務生態系:因應民眾新興生活型態與需求,發展智慧生活服務生態系。本年度總計輔導4組跨業團隊,針對新北市中永和公寓住宅租屋族、臺中市北屯區集合式住宅居民、新竹科學園區上班族、臺北市民生社區居家照顧者等族群需求,打造4個生活服務生態系、發展8項創新應用,進行智慧生活服務生態系驗證,使民眾能於居住區周邊或家中,更適時、更就近地滿足生活需求。3.服務業能力建構: (1)由於餐飲業為商業服務業中人才缺口最嚴重之類別,故今年度以「餐飲業」為產業研究範疇,就餐飲業中長期就業趨勢、短中期(未來3年)重點產業人才供需、以及人力供需現況調查等3大部分,進行盤整與推估,並研提適切可行的政策建議,規劃人才發展藍圖,提供各界對餐飲業中長期就業展望之參考。(2)透過本年度「iPAS 品牌企劃師人才鑑定」的推廣與執行,將焦點放在商業服務業人才能力鑑定與推廣上,針對品牌企劃師提出示範性作法,協助大學與培訓機構培育出商業服務業所需之品牌企劃人員。4.發展服務創新模式:因政府補助資源投入使企業擴增通路據點、品牌,並衍生其它商品與服務數196個、成立新公司5間、成立新品牌20個(國內15個、國外5個)、營業據點新增293個(國內282個、國外11個)、加盟授權擴點49處(國內)。協助企業擴大通路佈點,引領產業通路延伸,促進企業朝國際化、品牌發展。」 / 關鍵成果:「一、小型商業創新發展1.113年共輔導10處街區打造「品牌一條街」,並辦理線上線下行銷活動,吸引約30,836人次參與。另建置品牌一條街推廣平臺,民眾體驗共21,859人次,辦理5場焦點特色遊程,吸引193人次參與;輔導566店家導入科技應用,提升經營能力;計畫整體透過虛實整合行銷,提升街區群聚消費力,帶動營業額2,416萬元、提升營業額成長12.1%,觸及46萬4,959人次,及穩定就業1,246人。2.辦理臺灣老店輔導審查遴選共35案,包括「服務體驗」、「故事主題行銷」、「美學設計」及「海外參展」等共35家,共開發30項新產品或通路,營收增加達946萬元。依老店業者「品牌多樣性」、「發展多元性」、「文化重要性」、「故事豐富性」四項標準,編撰16家老店臺灣老店故事書主題及內容,主題包括「美食傳奇」、「穿越時空」、「訪古尋幽」共3類16篇,藉以故事行銷老店;辦理「老店智慧與科技應用輔導工作坊」以協助老店業者智慧與科技應用,分別以:優化品牌能見度、通訊軟體運用與行動支付、社群維運及AI智能行銷等4大主題,北中南共12場次共計221人次老店業者參與,開發新產品或服務達200項次,擴散效益達1,745家次;於商人節活動辦理成果發表,於現場陳列今年榮獲優良老店及菁英老店業者商品,參觀人次約540人,另海外參展及成果發表媒體露出30則。接軌國際及相關推廣活動,遴選「龍口食品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共5家老店參與7月「2024年日本東京國際禮品及家居品展」,帶來營收增加共計2,433萬元。二、商業服務生態系創新發展2-1餐飲及糕餅:(1)發展品牌整合或市場共享之經營模式,由糕餅業者主導帶動跨業、同業合作機制,並創造生態系共同營銷模式。(2)引導餐飲業者共享資源、互相學習與共同合作,促使全新商業模式的導入,包括供應鏈的優化、分工協作的最佳實踐,以及品牌共享等元素,進一步提升整體體系的效能。2-2生活服務:因應民眾新興生活型態與需求,發展智慧生活服務生態系,探索目標族群需求,建立生活圈生態系,並發展符合「按需」、「就近」之創新應用服務,鏈結生活圈營運者、相關公協會、生活服務業合作夥伴,運用智慧化科技串聯各項生活相關服務,提供民眾便利、幸福的生活環境,帶動相關業者活絡社區經濟發展。2-3服務業能力建構: (1)透過國際餐飲產業發展趨勢的掌握,從餐飲業未來發展樣貌與相應關鍵技能,探討未來3~5年餐飲專業人才的量化與質化供需變化,並搭配國內發展現況的盤點與調查,深入了解國內餐飲產業人才供需缺口,並研提適切可行的政策建議,規劃人才發展藍圖,未來勢必朝向整體人力運用的升級轉型,著手改善勞動條件與環境促進人才留用、透過科技提升人力運用效率。(2)透過「iPAS 品牌企劃師人才鑑定」的推廣與執行,進行品牌管理與行銷企劃實務等核心知識之傳播、推廣及鑑定,並藉由有效的宣傳與推廣,全方位提升企業、員工、產業及社會效益,提升台灣商業服務業的人才培育水準,推動產業競爭力。三"三、推動商業服務業創新品牌及行銷1.輔導25家企業釐清品牌定位及發展策略,輔導10家業者拓展海外市場。2.辦理4場品牌經營管理學習營,共協助201家業者了解品牌經營發展策略、及如何運用輔助優化行銷。3.帶領10家商業服務業品牌參與「2024歐洲台灣形象展」,設立品牌專館,帶動營收增加3%;另就參展企業之業態進行當地(德國)市場分析,完成市場分析報告1式,提供臺灣企業進入德國市場之建議。4.遴選亮點品牌協助參與義大利、德國及美國之設計類獎項,提升品牌國際能見度與海外落地經驗。5.辦理趨勢論壇及品牌案例研析分享交流活動,擴大擴散本年研析成果效益。6.彙編輔導案例,並以電子書方式公開於線上書城等平台,擴散計畫效益。四、智慧服務模式創新加值1.亮點徵件策略:分梯次申請,除對各界廣發須知/懶人包/說明會資訊(啟蒙)等,並主動邀請公協會/育成等組織推薦申請(匯整),且追蹤優質案源,提供諮詢以精準促案(聚焦)。若首梯未獲補助,可依審查意見修改或參與工作坊提升創新性,於第二梯次再申請。2.計畫優化與便民:以系統化、無紙化協助企業執行效率及減碳,公告兩梯次時程便民且彈性,提升獲補助機會。同步新增輔導諮詢與查證科目、增加財務訓練及提升市場驗證費上限(4045%、國際化60%),具體協助企業創新落實及因應高值化、高營收服務之需求。3.擴大創新交流行銷:優化篩選亮點機制,並擴大網實行銷交流形式(成果刊物、影音、活動),提升資訊擴散的廣度和多元性,有效促進企業間的合作與商機發展。」
年累計預定進度(a)(%)
年累計實際進度(b)(%)
進度比較(b-a)(百分點)
年計畫經費(c)(千元)
年累計執行數(d)(千元)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d/c*100%)(%)
0留言
0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