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主(協)辦機關 農業部

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111年度辦理情形)

開始於111年01月01日結束於114年12月31日

目前進度

啟動囉
111/01/01
  (第2年 / 4年)
   
   
   
預計完成
114/12/31
計畫類別
社會發展
管制級別
部會管制
管考週期
季報

計畫核定情形

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行政院110年07月06日院臺農字第1100017358號 函

年計畫經費

473,751(千元)

計畫摘要

1110608:建全國土生態綠網藍圖
1.運作跨域連繫平台
2.國土綠網藍圖檢討及區域資料整合
3.國土生態綠網圖資開放應用
4.關注區域與關注物種持續調查與指認
5.關注區域重要生態系及地景保育成效評估

1110608:生態植被復育與入侵種移除
1.綠網關注區以生態植被營造生態廊道與綠帶區域
2.綠網關注區域適地原生樹種與植被培育

1110608:生態廊道串連與動物通道建置
1.友善動物通道及生物多樣性棲地營造
2.農田水圳友善生態設施改善
3.護溪措施及里海水域生態維護

1110608:高風險地區與瀕危物種保育
1.重要野生動物滅絕風險與保育優先性評估
2.瀕危野生動物保育行動計畫檢討及推動
3.高風險瀕危野生動植物域外保育救援系統
4.高風險瀕危物種生態服務給付規劃及技術支持

1110608:友善生產環境之營造
1.推動綠色保育標章等友善生產標章
2.推動關注區域社會-生態-生產地景海景資源活用及友善生產示範案例
3.輔導及串聯綠網關注區友善農田與魚塭

1110608:里山倡議與地景保育推動
1.里山倡議策略推動
2.地景保育及地質公園推動經營
3.台灣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地質公園網絡運作
4.傳統生態知識盤點、創新運用及惠益分享
5.營造里山里海場域及韌性社區
6.建立里山里海人才網絡

1110608:公眾參與及國土綠網環境教育推廣
1.在地社區參與保安林管理營造及環境教育
2.里山案例公眾參與活動與推廣
3.國土生態綠網成果發表與推廣

年度目標

以國有林事業區為軸帶,推動友善環境,透過點、線、面的串連,架構整體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架構,使臺灣綠色生態系統更為健全,在綠色生態系統建置過程,將持續透過民眾與社區參與,發揮生物多樣性與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的效益,以促進生態環境的永續發展。
(依年度預算調整實際目標值)

重要執行成果

一、建全國土生態綠網藍圖:完成全臺綠網區域保育軸帶圖資建置8區5棲地類型;更新生態系服務給付實施範圍圖資及生物分布圖資。
二、生態植被復育與入侵種移除:採種及發芽培育如樟科、薔薇科、紫金牛屬、赤楠屬、殼斗科等各式苗木80種87.54萬株;完成移除銀合歡復育造林39.31公頃。
三、生態廊道串連與動物通道建置:設置及改善友善動物通道5處,營造生物多樣性棲地;完成17處人保育區生態調查,掌握區內生態及生物多樣性變化情形。
四、高風險地區與瀕危物種保育:完成22種瀕危物種保育行動之執行;蒐集並更新11種瀕危物種生態背景與最新威脅項目。
五、友善生產環境之營造:累積全臺通過綠色保育標章農地面積達742公頃;推動社會-生態-生產地景海景資源活用及友善生產示範案例共10處。
六、里山倡議與地景保育推動:完成辦理地質公園網絡會議2場、綠網成果交流研討會1場、里山倡議推動工作坊4場次;完成泰雅族、阿美族及雅美族等族群之傳統生態知識條目收集共252筆。
七、公眾參與及國土綠網環境教育推廣:輔導57個社區、民間企業團體、學校及地方政府等單位,完成里山及綠網節點環境教育活動191場、15,000人次。

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
111年實際執行趨勢圖
 年累計執行進度(%)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
計畫進度

年累計預定進度(a)(%)

年累計實際進度(b)(%)

進度比較(b-a)(百分點)

 

計畫進度

計畫進度

總累計預定進度(A)(%)

總累計實際進度(B)(%)

總累計進度比較(B-A)百分點

計畫進度

經費使用

年累計分配預算數(c)(千元)

年累計執行數(d)(千元)

年計畫經費執行率(d/c*100%)(%)

經費使用

經費使用

總累計分配預算數(C)(千元)

總累計執行數(D)(千元)

總計畫經費執行率 (D/C*100%)(%)

經費使用

註1、年計畫經費執行率=截至目前之年累計執行數/年累計分配預算數*100%
註2、本頁面圖表配合計畫管制週期進行更新調整,若管制週期為季報或半年報,可能出現部分月份為空白之情形。
註3、部分計畫之推動未編列年計畫經費,可能造成年計畫經費執行率為0的情形。

留言總數 0留言 0 關注


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111年度辦理情形)
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111年度辦理情形)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