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於107年01月01日結束於110年12月31日
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107-110年):行政院107年05月14日院臺農字第1070012905號函
598,491(千元)
「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新農業)
1070017:友善環境生態造林
持續育苗40萬株,累計完成生態造林100公頃。
1070017:各分區里山生物多樣性友善環境個案推動
完成本年度里山友善生態環境的經營管理
1070017:保安林之社區參與維護工作
持續推動社區參與工作及建立東部保安林綠色網絡平台
1070017:生物熱點盤點及友善網絡分區推動
完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友善生產環境之營造
以國有林事業區為軸帶,推動友善環境,透過點、線、面的串連,架構整體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架構,使臺灣綠色生態系統更為健全,在綠色生態系統建置過程,將持續透過民眾與社區參與,發揮生物多樣性與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的效益,以促進生態環境的永續發展。
一、友善環境生態造林:恆春半島等外來入侵種銀合歡移除後生態復育新植造林;河川海岸內陸綠帶及公有地生態造林;營造蜜蜂、水鳥及石虎等棲地生態造林及珍稀植物復育植栽;與其他國有地串連生態造林合計132.29公頃。
二、各分區里山生物多樣性友善環境個案推動:
(一)完成8分區里山個案選擇及規劃。
(二)完成4場里山倡議夥伴關係工作坊,總計132個團體共219人參加。
(三)完成綠色保育標章產品推廣活動累計176場次。
三、保安林之社區參與維護工作:以認養或委託等形式與44個社區及54個NGO、企業團體、學校、地方政府等單位合作,完成4,605次巡護、巡護面積18,556公頃、環境教育223場次計15,305人次參與,完成維護環境教育設施2件,及建立保安林公私協力機制4式。
四、生物熱點盤點及友善網絡分區推動:完成生態保育核心區域與熱點指認區域規劃1式;農業區土地生態品質指標及服務功能綜合評估作業程序1式;傳統生態知識盤點區2處;完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友善生產環境之營造4區;完成資料缺乏生物類群補充調查1萬筆;建置7種友善生態的生產農法與模式;友善魚塭面積394.8公頃。
年累計預定進度(a)(%)
年累計實際進度(b)(%)
進度比較(b-a)(百分點)
計畫進度
計畫進度
總累計預定進度(A)(%)
總累計實際進度(B)(%)
總累計進度比較(B-A)百分點
計畫進度
年累計分配預算數(c)(千元)
年累計執行數(d)(千元)
年計畫經費執行率(d/c*100%)(%)
經費使用
經費使用
總累計分配預算數(C)(千元)
總累計執行數(D)(千元)
總計畫經費執行率 (D/C*100%)(%)
經費使用
0留言
0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