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主(協)辦機關 教育部

第2期數位人文創新人才培育計畫(1/4)(112年度辦理情形)

開始於112年01月01日結束於115年12月31日

目前進度

啟動囉
112/01/01
  (第3年 / 4年)
   
   
   
預計完成
115/12/31
計畫類別
科技發展
管制級別
自行管制
管考週期
每季

年計畫經費

0(千元)

落後原因分析

機關因應對策

年度目標

1-1. 鼓勵大學校院建置數位人文跨域課群與社群機制,營造數位人文發展環境。1-2. 培訓人社學科領域學生之數位科技能力。1-3. 建構數位人文資訊與資源整合平台,與社群交流空間。2-1.發展大學校院數位人文跨域課群與社群之運作模式雛形。2-2. 建立人社與資訊之跨域創新應用模式。2-3. 擴充數位人文資訊與資源,凝聚社群並進行線上分享。3-1. 鼓勵大學校院應用數位人文跨域課群與社群運作模式雛形,推動數位人文人才培育。3-2. 鼓勵數位人文跨域創新專案產出。3-3. 整併數位人文虛實社群、活動與平台,共享計畫價值。4-1. 建立大學校院數位人文跨域課群與社群運作模式,完善數位人文發展環境。4-2. 組建數位人文跨領域創新人才網。4-3. 營造數位人文之虛實整合社群,並達到數位持久化與同步之永續性。

重要執行成果

計畫亮點:「數位人文計畫在111-2與112-1兩學期取得顯著進展。在教學方面,計畫共開設80門課程,其中有62門為跨領域共授課程,參與教師達194人次,共吸引2,769人次的修課。完成16所學校的入校訪視,優化課程設計,解決數位落差的問題,同時也對各校的數位人文計畫成果進行了全面審視,確保了計畫的實質進展。區域合作成為計畫的一大亮點,成功舉辦了三場區域聯盟,強化區域內夥伴的關係。青年饗宴成為學生交流的平台,三場活動的成功舉辦帶動了跨校交流聯誼,學生積極參與簡短提案和報告,並在分享中獲得了正面的反饋。製作成果手冊《生成》,分享16所學校兩學期的執行成果與心法,為各校提供了借鏡和學習的機會,也促進校際之間的合作,激發更多創新和協同的可能性。優秀成果的展現體現在對16所學校的初步期中海報審查中,48份教研成果海報和48份學研成果海報大多獲得評審委員的認可,特優、優良、佳作的評選更彰顯了各校在數位人文計畫中的優秀表現。對16所學校的初步期中報告進行的審查有助於全面了解各校的進展情況,提供了機會深入瞭解課程實施的細節、學生成果的呈現方式,以及參與成員的觀點和反饋,有助於更好地支援和協助學校在計畫執行中的需求,確保整體項目順利推進。」 / 關鍵成果:「一、 教學規模擴大:相較於111-2學期開設的36門課程增加至112-1學期開設了44門課程,共80門課。二、 區域合作強化:成功舉辦北、中、南三區區域聯盟共3場,強化區域內夥伴關係,分享進度與做法、共享資源,提升競爭意識,並促進教師成長。三、 青年饗宴促進學生交流:成功舉辦北、中、南三區青年饗宴共3場,學生參與跨校交流聯誼活動,進行簡短提案或報告,並聆聽來自他人的分享,學生普遍給予正面的反饋,期望未來有更多相似的活動。四、 優秀成果展現:完成對16所學校的初步期中海報審查,總共有48份教研成果海報和48份學研成果海報接受審查,各選出5份特優、15份優良以及10份佳作,展現了各校在數位人文計畫中的優秀成就和研究成果。五、 深入了解計畫進展:完成對16所學校的初步期中報告進行審查,涵蓋課群說明、成果展示、訪談以及回饋,提供了全面了解各校在數位人文計畫中的進展情況,並提供了機會深入瞭解課程實施的細節、學生成果的呈現方式,以及參與成員的觀點和反饋。」

第2期數位人文創新人才培育計畫(1/4)
112年實際執行趨勢圖
 年累計執行進度(%)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

年累計預定進度(a)(%)

年累計實際進度(b)(%)

進度比較(b-a)(百分點)

年計畫經費(c)(千元)

年累計執行數(d)(千元)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d/c*100%)(%)

註1、年計畫經費執行率=截至目前之年累計執行數/年累計分配預算數*100%
註2、本頁面圖表配合計畫管制週期進行更新調整,若管制週期為季報或半年報,可能出現部分月份為空白之情形。
註3、部分計畫之推動未編列年計畫經費,可能造成年計畫經費執行率為0的情形。

留言總數 0留言 0 關注


第2期數位人文創新人才培育計畫(1/4)(112年度辦理情形)
第2期數位人文創新人才培育計畫(1/4)(112年度辦理情形)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