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主(協)辦機關 衛生福利部

台灣罕病及難症之診斷治療與藥物開發(1/4)(110年度辦理情形)

開始於110年01月01日結束於113年12月31日

目前進度

啟動囉
110/01/01
  (第4年 / 4年)
   
   
   
完成了
113/12/31
計畫類別
科技發展
管制級別
部會管制
管考週期
每季

年計畫經費

0(千元)

年度目標

本年度計畫目標包含: 1. 優化罕病及難症之基因體檢測流程2. 建立罕病病患(心血管、癌症) iPSC細胞株之平台3. 家族性癌症及罕病之藥物開發

重要執行成果

計畫亮點:「一、台灣罕病與難症之分子診斷與病患登錄為對台灣法布瑞氏症有完整之整理,已對其基因變異與臨床表徵之關聯性分析,本計畫建置包含臨床與基因體資訊之資料庫,以做長期追蹤研究。目前已建立基本架構,完成硬體建置,及資料庫放置內容之討論。目前陸續收集資料中。二、建立罕病病患iPSC細胞株與分化平台並研發創新診斷及療法1.完成R544C(homozygous)變異CADASIL患者之iPS鑑定分析,並確立其表現多能幹細胞特性蛋白。2.將完整基因重編程之多功能幹細胞中挑選出3株的細胞株,放入無餵養細胞(feeder-free)培養系統中,並驗證其沒有表現sendai virus基因片段,且為無黴漿菌感染的細胞株進行大量培養,並偵測其pluripotency marker(Sox-2, Nanog, Oct-4)均有表現。」 / 關鍵成果:「一、台灣罕病與難症之分子診斷與病患登錄1. 建置優化罕病基因體分析之軟硬體:兼具節省運算成本及時間的NVIDIA DGX-Station A100工作站(支持基因運算軟體Parabricks進行基因序列二級分析),及使用Genomics England分析罕病之Congenica分析平台,進行序列解讀。目前在測試階段,藉此預期能提高檢測率,並符合臨床與產業所需之降低成本簡少分析時間。2. 聚焦法布瑞氏症(Fabry disease)之科學與臨床研究與產業發展:國人法布瑞氏症患者之GLA IVS4+919位點變異(G>A)比例偏高,發病年齡與病程發展之嚴重程度差別極大,可能與基因多型性有關。本計畫現已結合臨床、基因體研究、藥廠,有機會對此疾病之病因與治療提出策略。(1) 與台北榮總以「台灣心臟變異型法布瑞氏症之精準醫療合作計畫(Precision medicine of the cardiac variant of Fabry disease in Taiwan)」為題,完成合作合約簽署。收集已發病進行治療者,及有家族史未發病的基因攜帶者,進行基因體分析,並長期追蹤以探討基因攜帶者與發病之關聯。(2) 與武田藥品簽訂合作合約,進行Fabry disease之研究,透過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網中心)雲端儲存及運算資源,在資安充分保全及防火牆,境外使用者無法下載及傳輸資料的狀態下,建立與武田藥品日本生資團隊進行跨國臨床資料與生物資訊共同分析之機制,並已進行試run。此模式除了用以達成與武田藥品合約約定之研究,並與武田藥品生資團隊交流學習,亦做為後續其他可能之國際合作單位共同進行資訊分析之模型。(3) 為對台灣法布瑞氏症有完整之整理,已對其基因變異與臨床表徵之關聯性分析,本計畫建置包含臨床與基因體資訊之資料庫,以做長期追蹤研究。目前已建立基本架構,完成硬體建置,及資料庫放置內容之討論。目前陸續收集資料中。3. 實現基因體分析之臨床應用:為使罕病與難症之研究符合醫院需求,並護得醫院檢體及臨床知識,本計畫在計畫執行之始,即與醫院洽談合作,已針對計畫需求,完成兩件合作及合約簽署。(1) 台北榮總:如上述第2點,本計畫聚焦心臟型法布瑞氏症研究(Fabry disease cardiac variant IVS4+919 G>A),台北榮總牛道明醫師實驗室是目前台灣地區收案最多最具臨床經驗的單位,同時為提出國人GLA IVS4+919位點突變率極高的單位,對Fabry disease有深入長期的臨床經驗及研究。本計畫業已與北榮牛醫師簽訂合作合約,合作期程自110年7月1日起至115年6月30日止,以深入瞭解國人盛行率極高的Fabry disease cardiac variant IVS4+919 G>A之臨床表徵與基因變異。(2) 長庚醫療體系:目前衛福部已完成精準醫療分子檢測實驗室檢測與服務指引,以落實實驗室開發檢測與服務(Laboratory Developed Tests and Services, LDTS),有部分檢測實驗室已提出審查申請。臨床端如何在醫院落實獲得最大效益,各醫院需儘早準備。本計畫與長庚醫療體系簽訂「精準醫療大數據合作計畫」合約,合作期程自110年5月1日起至112年4月31日止,藉此本計畫可取得研究材料,及與臨床醫師合作的機會,醫院端亦可藉此建立該院精準醫療於臨床使用之機制。4. 為延續「亞太生醫矽谷精準醫療旗艦計畫(2017-2021)」協助推廣精準醫療產業之精神,在透過本院產業合作徵求之流程,本計畫與一家國內廠商-台基盟生技公司完成「罕見疾病之基因體檢測開發」於4月28日完成簽約。此項產學合作著重在罕見疾病的基因體分析與服務,以及資料庫的建立,預期將對罕見疾病的診斷與藥物研發,有顯著貢獻。二、建立罕病病患iPSC細胞株與分化平台並研發創新診斷及療法1. 完成R544C(homozygous)變異CADASIL患者之iPS鑑定分析,並確立其表現多能幹細胞特性蛋白。2. 將完整基因重編程之多功能幹細胞中挑選出3株的細胞株,放入無餵養細胞(feeder-free)培養系統中,並驗證其沒有表現sendai virus基因片段,且為無黴漿菌感染的細胞株進行大量培養,並偵測其pluripotency marker(Sox-2, Nanog, Oct-4)均有表現。」

台灣罕病及難症之診斷治療與藥物開發(1/4)
110年實際執行趨勢圖
 年累計執行進度(%)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

年累計預定進度(a)(%)

年累計實際進度(b)(%)

進度比較(b-a)(百分點)

年計畫經費(c)(千元)

年累計執行數(d)(千元)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d/c*100%)(%)

註1、年計畫經費執行率=截至目前之年累計執行數/年累計分配預算數*100%
註2、本頁面圖表配合計畫管制週期進行更新調整,若管制週期為季報或半年報,可能出現部分月份為空白之情形。
註3、部分計畫之推動未編列年計畫經費,可能造成年計畫經費執行率為0的情形。

留言總數 0留言 0 關注


台灣罕病及難症之診斷治療與藥物開發(1/4)(110年度辦理情形)
台灣罕病及難症之診斷治療與藥物開發(1/4)(110年度辦理情形)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