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於112年01月01日結束於115年12月31日
0(千元)
無
無
「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數位經濟與服務科技創新)
1. 維持3個B5G/6G跨校教學聯盟運作。2.每聯盟建置跨層次實作平台雛型和實作教材、各開發/試教2門尖端技術課程模組教材、以及開發2項數位化微課程。3.辦理行動通訊實務競賽。4.維持2個垂直應用示範基地團隊運作,完成開發2 個垂直應用系統整合平台及教材。5.持續協助推動15件專業核心課程改進及推廣案。
計畫亮點:「1.為配合國家在Pre-6G前瞻技術研發的先期佈局,本計畫推動發展前瞻技術數位化微課程,以數位化微課程/Tutorial的型式,對國內大專院校師生及相關產業人士教授Pre-6G前瞻技術,以有效追蹤國際6G發展趨勢。本期已完成發展12門前瞻技術數位化微課程,課程重點包含:太空產業之未來發展、低軌衛星物聯網、6G綠能通訊傳輸技術、6G智慧模型節能技術、人工智慧於 B5G/Pre-6G 行動通訊網路、B5G/Pre-6G 行動通訊網路國際標準的發展趨勢之分析、整合感測與通訊之發展趨勢與應、可重構智慧表面與6G通訊技術、太赫茲通訊現況應用與未來、B5G/6G核網發展趨勢、AIML-aided IoT for Smart Environments、6G無線通訊節能技術。2.「低軌衛星通訊非地面網路跨層次系統整合教學聯盟」與太空中心執行產學合作計畫,太空中心提供學生實習機會,有6位學生於112-2學期暑假完成太空中心實習。;計畫參與學生因計畫獲得至連騰科技公司實習之機會,參與衛星天線分析設計工作。3.智慧節能網路跨層系統整合教學聯盟開發之數位化微課程「6G綠能通訊傳輸技術」:介紹各式再生能源獵取與綠能通訊傳輸設計,並且學習與綠能通訊傳輸技術相關之凸優化、強化學習、機器學習等功率控制及資源分配優化技術,同時延伸B5G/6G三維通訊應用下之綠能通訊傳輸技術整合及設計,使學生學有所成,並且能夠將獲得的相關技術研發能力應用在6G綠能通訊產業上;「6G智慧模型節能技術」所教授之相關技術,有應用於產學計畫中,包含瑞昱半導體和Garmin,可以讓模型能夠有更快的推理時間,並適用於沒有GPU的邊緣裝置。參與計畫5位學生獲得至工研院、台積電實習機會;參與課程培訓學生獲得至資訊工業策進會實習機會。4.次世代超高速傳輸系統整合教學聯盟教材開發團隊與中山大學6G通訊及感測學研中心團隊合作,協助培養計畫參與學生對6G Massive MIMO通訊系統的基礎認識,以及基頻訊號處理所需之培訓。5.B5G智慧校園與智慧醫療行動通訊示範基地-「B5G智慧校園行動通訊平台」的全像式智慧通訊模組,提供日本岡山大學40位師生分組參觀交流,學生反應良好;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國際長來訪長庚大學,對全像式智慧通訊模組亦感興趣,雙方皆樂見未來兩校師生彼此交換,互相貢獻所長,發揮B5G平台更大效益。6.邁向永續智慧城市第六代行動通訊網路垂直應用示範基地之推動與規劃同步配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立方衛星系統研究中心相輔相成,達到雙倍效益,該校級中心目前正積極與國家太空中心、日本-NICT及台灣與其他各國太空產業鏈廠商合作。參與計畫學生獲得至Inteplast group實習機會。7.教學聯盟與示範基地於2023年共同完成的行動通訊實務競賽辦法。第1年行動通訊實務競賽由「智慧節能網路跨層系統整合教學聯盟」主辦,並與「低軌衛星通訊非地面網路跨層次系統整合教學聯盟」、「次世代超高速傳輸系統整合教學聯盟」、「B5G智慧校園與智慧醫療行動通訊示範基地」、「邁向永續智慧城市第六代行動通訊網路垂直應用示範基地」共同協辦,教學聯盟及示範基地團隊依其開發之實作平台應用於競賽出題。競賽採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初賽-文件審查,於113年10月7日(一)完成收件,統計智慧節能與物聯網應用組 37隊、智慧指向性傳輸組 17隊、智慧數位應用組 22隊,共76隊報名,參賽學生共288人。並於113年10月25日完成審查,評選出30隊初賽晉級隊伍;第二階段為決賽-實地測試評審,於113年12月7日清華大學完成決賽辦理及頒獎。8.大專校院透過補助針對所教授之專業核心課程內容進行汰換、更新與改進。計畫辦公室於每學期末辦理交流活動邀請老師分享教學成果:(1). 導入多樣的即時反饋方式,如Zuvio、課後訪談,隨時掌握學生真實學習狀況,授課老師不斷在學期中調整課程,以確保學習品質。(2). 提升與業界串聯關係,除了傳統的業師演講授課,也加入業師評分學生成果、業界出題,學生解題等作法,讓學習內容更與業界接軌。」 / 關鍵成果:「1.成立3個跨校教學聯盟中心,超越地域限制結合北中南20所大專院校擴展教學範疇,並延攬12家(工研院、電信技術中心、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明泰科技、佐臻科技、友訊科技、曜夆科技、台灣資通產業標準協會、歐姆佳科技、鐳洋科技、登利科技)約25位產業界專家參與計畫及教材發展,有效整合學研及實務經驗,透過交流落實技術應用。2.邁向永續智慧城市第六代行動通訊網路垂直應用示範基地之推動與規劃同步配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立方衛星系統研究中心相輔相成,達到雙倍效益,該校級中心目前正積極與國家太空中心、日本-NICT及台灣與其他各國太空產業鏈廠商合作。3.本計畫用前期計畫所完成之課程教材,組成11個模組群教材進行推廣,推動專業核心課程改進及推廣計畫徵件,共補助23校28件,以鼓勵大專校院針對所教授之專業核心課程內容進行汰換、更新與改進。專業核心課程改進及推廣計畫所補助之學校於111年第2學期開始授課,計開設24課次,112年第1學期開設24課次,112年第2學期開設39課次,113年第一學期開設41課次,累計開設128課次,共培育4072人次。並於每學期之寒暑假期間辦理培訓工作坊以提供種子教師及教學助理進行短期模組課程教育訓練,截至113年9月底已辦理38場培訓工作坊,培訓人次721人次。專業核心課程改進及推廣計畫於112-113年間累計培育4793人次。」
年累計預定進度(a)(%)
年累計實際進度(b)(%)
進度比較(b-a)(百分點)
年計畫經費(c)(千元)
年累計執行數(d)(千元)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d/c*100%)(%)
0留言
0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