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2015-10-12截止於2016-02-29
壹:計畫緣起
一、 前言:嘉義市農村社區物產豐富多元,西邊主要為稻作,少數蔬菜,東邊屬蘭潭後山,是本市的最高處,為丘陵地形,適合果樹生長的環境特性,如柚子、柳丁、香蕉、蛋黃果、仙桃、荔枝、芒果、木瓜等,種類繁多。而本市位於國際觀光旅遊線阿里山腳下,雖因時代與經濟結構變遷,農業不再是主要經濟產業,相對影響年輕人投入農業經營,導致從農人口老化,惟現今食品安全意識高漲,以「安全、健康」為主要食品訴求,如何透過政府輔導與農民願意改變耕作模式,是本計畫構思執行的原點。
二、解決方案之選定
1.農民的問題糾結在收益,而消費民眾在意「安全、健康」,最好是又便宜又美味的農產品,供需如何取得平衡,為最主要難題。如何突破積習已久的耕作習慣,降低生產成本,讓農民有順暢的通路,減少銷售成本,就能達到「安全」目標。所以選定藉由農村團體帶領農民自主選定示範作物,再由本府農業單位邀請學者專家輔導生產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等,環境保護局對於生產環境如土壤重金屬檢測,環境空氣品質進行監測提供農民參考,最後再由衛生單位抽驗農藥殘留後上市,提供優質安全農產品。
2.消費習慣的教育:都會區民眾對於食安要求相對鄉村區甚高,惟因不了解農業耕作模式,易隨媒體炒作議題而恐懼,本計畫期望結合產官學界資源,透過課程、參訪、活動辦理等過程,促進民眾與農村的交流,創造生產與消費之間良性循環。
三、推動規劃及架構:如附表
貳、計畫目標:
一、目標說明: 環繞於嘉義市周圍的農村社區,緊臨著繁忙的都會區,雖然受限於耕地面積致農產品產量無法媲美農業大縣,但卻也成為嘉義市人產地採購與休閒的旅遊最佳去處。 我們期許嘉義市農村成為繁忙都市人的充電站,憑藉著與都市交通不超過20分鐘的「可及性」、產地低於零售價的「價格優勢」,打造「農村簡單幸福供應計畫」,供應健康食材、更供應溫暖的幸福。
二、達成目標的限制:達成共識困難,因農友積習已久,對於改變很難接受,而消費者對於農產品的要求除了外型美觀,因是每日所需,價格成為選購農產品重要優先考量因素。
叁、執行策略與方法
一、主要工作項目
1.示範農產品開發及教育訓練: 生產端源頭控管示範推動農村特產,進而自主控管生產農產品品質及安全;專家的指導,改進耕種模式。
2.農業體驗:市民農園及農夫市集、農業參訪。
3.農產品安全控管-公權力監測執行
(1)農業生產環境的管控:農田重金屬檢測、灌溉用水檢測
(2)農產品農藥殘留的檢測:上市前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
4.示範農產品行銷: 以嘉義市居民、企業為主要推廣對象,推動地產地銷,藉由都市農園、家庭菜園的推動,讓消費者瞭解生產過程。
5.消費者端的教育:消費者對於食的安全趨重視,相關知識常由媒體、網路等獲知,如能讓消費者透過親身體驗及教育,瞭解農產品生產過程,有助於民眾消費觀念改變,進而影響農產品生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