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主(協)辦機關 交通部

建構臺灣海象及氣象災防環境服務系統(4/4)(109年度辦理情形)

開始於106年01月01日結束於109年12月31日

目前進度

啟動囉
106/01/01
  (第4年 / 4年)
   
   
   
完成了
109/12/31
計畫類別
科技發展
管制級別
自行管制
管考週期
每季

計畫核定情形

108年08月28日(行政院)院授主預教字第1080102067號

年計畫經費

0(千元)

落後原因分析

機關因應對策

年度目標

一、 建置近岸區域海象預報整合子系統1. 持續發展波潮耦合技術,建置3維波耦合暴潮模式。2. 建置暴潮系集預報雛型系統。3. 建置暴潮預報作業監控系統。4. 新增暴潮機率預報產品。二、 建置西北太平洋海象資料庫與臺灣海象災防服務平臺1. 新增年度大潮極端暴潮線、海平面變化趨勢2項資訊,改善8項海象災防環境資訊服務,推廣災防機關使用。2. 改善臺灣海象災防環境資訊平台與客製化行動定位版網站服務。3. 完成西北太平洋海象資料庫與品管作業化,新增12項國內外海流、波浪、潮位、風、海溫或海水位高度等地理資訊圖層、網路API介接與資料索取服務。4. 持續發展異常海水溫預警、海難漂流預報、海洋熱含量變異分析及相關觀測儀器發展技術。三、 開發新式衛星與雷達衍生產品1. 引進新式衛星、雷達資料處理演算技術,發展大氣與海洋環境等多元即時環境監測衍生產品及應用領域。2. 新增海洋葉綠素(Ocean Chlorophyll)、高解析衛星降雨估計2項衛星加值應用產品,並完成第2項對流起始偵測之作業化產品。3. 統計分析雷達長期觀測資料以建立模糊邏輯演算法所需之各相關函數。4. 發展模糊邏輯演算法以進行非天氣回波辨別及濾除之技術。四、 發展未來1小時災害性天氣之對流機率預報技術 進行梅雨或颱風等強綜觀系統影響下,未來1小時之高解析網格強對流機率預報的研發與上線作業。五、強化本局衛星產品對外服務平臺功能1. 擴增本局衛星對外提供之服務產品數與顯示功能優化。2. 遙測數據資料儲存系統暨其相關設備之後續擴充。3. 完成繞極軌道衛星數據資料之作業化應用程式。

重要執行成果

計畫亮點:「完成建置臺灣海象災防環境資訊平台,建置海象災防網站(https://ocean.cwb.gov.tw),提供風、浪、流、潮、霧、天氣、潮間帶、各國經濟海域等55項西北太平洋地理圖資,以及海洋溢油、海難漂流預報、漁業海溫預警、航行海象、海岸潮線預報、區域波候、海洋熱含量監測、海平面變化、極端暴潮線、海域災害資料庫等10項災防加值應用,除協助應變機關提升海域救災效率,並推廣於離島海運航安、海域遊憩、海上施工、海洋綠能經營與學研使用。」 / 關鍵成果:「1.更新海流模式,精進近岸淡水河及基隆河感潮河段解析度,波潮耦合暴潮模式2維預報作業化上線與3維波潮作業化測試。2.開發決定性預報之颱風參數及報誤差統計參數為基礎之系集成員產生系統;發展與建置海象預報作業監控系統及預報產品輸出。3.累計完成海洋熱含量異常、海平面變化趨勢、極端大潮暴潮線3項海象災防應用資訊產品服務。4.累計完成15項GIS圖層、網路API介接與資料索取服務。5.完成海洋葉綠素與高解析衛星降雨估計2項衛星加值應用產品。6.完成雷達3維風場(WISSDOM)上作業,並 將相關產品傳至衛星產品整合平臺與「臺灣 區域豪雨觀測與預報實驗」之預備實驗網頁,供相關單位參考。7.完成弱綜觀與混合型天氣系統之未來0-1小時強對流機率預報技術。8.完成結合雷達外延與數值預報兩者優點之融合技術,提升0-3小時定量降水預報能力。9.完成以模糊邏輯演算法,辨別與濾除非天氣回波之技術,改善雷達 回波及定量降水估計品質。」

建構臺灣海象及氣象災防環境服務系統(4/4)
109年實際執行趨勢圖
 年累計執行進度(%)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

年累計預定進度(a)(%)

年累計實際進度(b)(%)

進度比較(b-a)(百分點)

年計畫經費(c)(千元)

年累計執行數(d)(千元)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d/c*100%)(%)

註1、年計畫經費執行率=截至目前之年累計執行數/年累計分配預算數*100%
註2、本頁面圖表配合計畫管制週期進行更新調整,若管制週期為季報或半年報,可能出現部分月份為空白之情形。
註3、部分計畫之推動未編列年計畫經費,可能造成年計畫經費執行率為0的情形。

留言總數 0留言 0 關注


建構臺灣海象及氣象災防環境服務系統(4/4)(109年度辦理情形)
建構臺灣海象及氣象災防環境服務系統(4/4)(109年度辦理情形)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