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主(協)辦機關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綠能科技創新研究與服務平台計畫(4/4)(109年度辦理情形)

開始於106年01月01日結束於109年12月31日

目前進度

啟動囉
106/01/01
  (第4年 / 4年)
   
   
   
完成了
109/12/31
計畫類別
科技發展
管制級別
部會管制
管考週期
每季

年計畫經費

0(千元)

落後原因分析

各分項計畫依規劃執行。

機關因應對策

年度目標

分項一、綠能科技聯合研究中心營運規劃與推動(1) 進行沙崙C區一期建物入駐準備及管理。(2) 修正公建計畫書及進行沙崙C區二期建物設計規劃。分項二、離岸風機支撐結構天然災害風險評估與關鍵組件測試平台(1) 環境條件與環境荷載、大地工程與基礎工程、支撐結構與材料工程、地震危害度分析程序等專業領域分工,完成設計準則建議條文補充與增修,並提供標檢局參採為國家標準。(2) 研發海下基礎模型測試與檢驗技術,建置測試技術服務平台。並持續建置關鍵零組件支撐結構測試系統。分項三、氣象資訊在綠能開發之應用服務續完善氣象資訊綠能虛擬營運中心中「新一代綠能評估系統」、「綠能環境即時監測系統」、「綠能即時預報系統」及「離岸風機施工決策系統」等 4 大系統。1. 總目標相關性(1) 新一代綠能產值評估系統:日射量的精準量測、歷史網格化資料分析資料的建立,以尋得太陽光電及風場的最佳設置廠址,並透過太陽能及風力發電推估系統平台計算場址年發電量,進行經濟效益評估,有利產業效益的提升。(2) 綠能環境即時監測系統:日射量及風速的精準量測,透過先進資料同化技術,產製即時作業化的高解析度網格化地表日射量及100M風速資訊,可提供短期電力預報、維修評估等參考。(3) 綠能即時預報系統:藉準確的預測系統輔助電力調配,確保電力穩定供應,降低營運成本及對電力系統的影響。(4) 海氣象系集模擬:進行海上風機施工風險分析再結合船舶派遣與追蹤技術,以客觀的判斷海上施工的可執行性,有助於氣候窗的掌握;另得準確掌握海上施工期程與有效管理施工船隻,使離岸風力發電可逐步順利開展,提升潔淨能源的佔比,減少空污的危害。(5) 上述綠能相關產品皆可提升我國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並加速國內綠能的開發及提升產業效益。2. 國內外現有的技術評析將於109年度的期中及期末執行報告中強化相關論述。3. 量化指標(1) 本分項產製的綠能相關地表日射量及100M風速等歷史評估、網格分析及預報資訊,已透過與產業的交流,提供共15家業者一年的測試資料。其中臺電及大同公司已與氣象局簽訂資料供應合約,即時傳輸本分項產出的綠能相關資訊。(2) 本分項開發之離岸風機施工船舶派遣與追蹤決策系統於108年度舉辦系統示範說明會,並於會中發出20組系統試用帳號;109年度將與離岸風電相關廠商進行2項的業界合作, 客製化廠商需求並提升技術規範4. 技術發展規劃已規劃後續計畫進行進一步綠能相關氣象監測與預報的技術發展。相關客製化應用服務系統的永續經營及發展規劃如下:(1) 離岸風機施工船舶派遣與追蹤決策系統:將於本年度進行商業模式可行性評估,並將提出永續經營及技術接續發展之相關規劃。(2) 風力發電預測系統:將先提供輸配電業者如台灣電力公司試用,並與其洽談後續之合作。(3) 太陽光電日射量查詢展示系統及全天空輻射計實驗監測系統與相關資料庫運維:預計結合原先經濟部能源局的研究機構能源科技專案所建置之系統合併運維及技術發展。(4) 離岸風力發電量評估展示系統:將於今年轉移至綠能虛擬營運中心,並依相關開放方式,免費提供社會大眾使用。分項四、綠能電子元件與晶片系統開發及應用(1) 增進半導體中心六/八吋GaN製程服務線能力,完成50A/650V常關型氮化鎵高電流功率元件製程技術,可提供給產學研單位設計逆變器,未來可應於自動駕駛車、電動車、工業機器人等市場。(2) 以服務平台能量提供產業界磊晶廠進行磊晶驗證服務及封裝散熱模組製程服務予元件廠,協助產品加值10倍。(3) 以服務平台能量提供學界單位研發5 MHz操作之積體化GaN (All GaN IC)功率電路閘極驅動器,並持續提供服務給電路設計者優化電路設計,研製高功率電能轉換器。(4) 領先國外其他研究機構,提供學術界12V/650V All GaN及0.18/0.25μm高壓 CMOS、0.5μm超高壓CMOS之製程設計環境及諮詢服務,預計完成110件晶片下線服務。(5) 進行高壓高電流All GaN元件系統應用之驅動電路設計及試作來提供給產學參考。(6) 提供學術界手把手創新電能管理晶片實作課程兩門,協助學生迅速熟悉設計環境及流程來縮短設計及驗證時間。分項五、臺德電池研究整合型國際合作計畫完成科技部與德國教育及研究部(BMBF)共同補助雙邊團隊進行「高效能鋰離子電池及其關鍵性材料」整合型研究計畫,並建置國內儲能系統及電池研究之規劃推動平台。產學技轉電芯主要材料:功能性電解液添加劑、高能量電極、高安全隔離膜、功能性黏著劑,預期產學合作/技術移轉:共2500萬元。

重要執行成果

計畫亮點:「1.完成沙崙C區研究大樓管理要點、進駐管理規定等初稿,函送科技部審查中;完成建置沙崙C區一期建物管理辦公室1間及會議室4間;完成機電維護、保全服務、清潔服務、垃圾清運等委外服務標案。2.完成離岸風機支撐結構設計準則及規範累計2份;完成建置海下基礎模型測試與檢驗測試技術服務平台。3.完成CWB/WRF/MDAS近三年氣象資料庫更新;完成太陽短波幅射區間機率預報產品之設計與作業化模;完成作業化風力發電量預報之預測模型更新、資安稽核及系統介面更新。系統可提供未來168小時各風場及全台風力發電量預測。4.已完成50A/650V常關型氮化鎵高電流功率元件開發,並提升六/八吋GaN服務平台能力。元件其他特性WG = 720 mm, Ron: 58.3 ohm-mm;完成TSMC 12V/650V All GaN 測試元件、整合電路量測及下線服務,並提供學術界TSMC 12V/650V GaN PDK。5.完成組裝標準商用電池(Model 18650 或軟包),提供接近目前電池生產廠設計之全電池測試;開發電解液技術及效能檢驗分析平台,與國內電池廠商進行產學合作及進行技術驗證,促成與學界或產業團體合作研究(37案)。」 / 關鍵成果:「1.完成沙崙C區一期建物無線電話機DECT建置;完成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計畫、廢水污染防治標準作業書等初稿;完成沙崙C區研究大樓管理要點、進駐管理規定等初稿,函送科技部審查中;完成建置沙崙C區一期建物管理辦公室1間及會議室4間;完成機電維護、保全服務、清潔服務、垃圾清運等委外服務標案;沙崙C區二期建物基本設計報告書於109年9月14日提交專案管理團隊審查,並同步送國研院、科技部檢閱;公共建設計畫修正業於109年4月15日獲行政院核定,二期工程將興建一地上五層、地下二層之建物,二期計畫期程為109年至111年。2.完成離岸風機支撐結構設計準則及規範累計2份;完成建置海下基礎模型測試與檢驗測試技術服務平台。3.完成CWB/WRF/MDAS近三年氣象資料庫更新;進行風場實測紊流強度計算及風力機分級區間,採用106至108年度量測之風速資料進行紊流強度隨風速變化分析,藉此比對該場址之風力機設計等級;完成產製近三年AOD修正版日射量資料;完成測站鄰近網格點CLAVR-x歷史雲相關產品產製,以提供雲影估算應用;參考使用者回饋意見,調整太陽光電發電量推估與太陽光電日射量查詢展示系統介面,於維持系統穩定性及安全性考量下,降低系統操作的複雜度;離岸風場發電量評估展示系統程式碼刻正進行弱點掃描中,並完成建置系統平台環境空間,系統及資料庫已轉移至綠能虛擬營運中心;建置GEPS-TCo系統,完成模式邊界層參數化模組優化;完成太陽短波幅射區間機率預報產品之設計與作業化模組,作業化提供太陽短波幅射機率預報與區間機率圖;完成以ARIMA及LSTM建立之6小時人工智慧風力發電量模型,可使用歷史發電量數據對未來6小時內逐10分鐘進行預測;完成作業化風力發電量預報之預測模型更新、資安稽核及系統介面更新。系統可提供未來168小時各風場及全台風力發電量預測,並透過結合物理模型及統計模型與深度學習技術,使預測系統在短、中、長期皆能提供準確的預測資訊。預測系統介面,則已完成自動化預測系統及使用者介面更新,並新增全台風力發電預測資訊展示、歷史預測查詢及即時準確度分析之功能。在研發成果應用上,已與台電展開合作,提供預測數據於調度使用參考;完成新增AIS資料來源規劃與測試資料連線,並完成AIS串流資料來源的選取功能,可以選擇展示不同AIS來源的船隻;雲端伺服器服務取得完成,完成相關環境設定與檔案複製移轉。開通遠端登入途徑,方便離岸風機施工運維船舶派遣與追蹤決策系統移轉作業,並開通AIS資料傳輸埠。系統已初步移轉完成,進行測試中;完成新增系集成員權重調整介面,導入系集成員權重調整計算機制,得根據成員之準確度來增減權重,以求得更準確之風險評估;完成商業模式課程訓練,了解商業模式的訂定步驟;完成商業模式圖及訂定服務價格,並完成線上註冊及線上刷卡功能建置。4.已完成50A/650V常關型氮化鎵高電流功率元件開發,並提升六/八吋GaN服務平台能力。元件其他特性WG = 720 mm, Ron: 58.3 ohm-mm;協助國內產業建立GaN完整產業鍊,包括磊晶技術、製程技術、封裝技術等。磊晶: 與國內第一大矽晶圓供應商環球晶圓,合作驗證E-mode/RF 磊晶片(合作金額300 萬,含晶圓36 片/年),嘉晶電子合作開發650V 高壓磊晶片(合作金額98萬)。製程: 與聯華電子進行功率元件製程整合技術開發(合作金額180萬)。封裝: 提供聯穎光電功率元件晶圓級封裝製程服務(合作金額120萬);完成TSMC 12V/650V All GaN 測試元件、整合電路量測及下線服務,並提供學術界TSMC 12V/650V GaN PDK;完成CMOS 超高壓800V 及CMOS高壓70V 兩門晶片實作課程;合計共43 位學員完成訓練。5.完成組裝標準商用電池(Model 18650 或軟包),提供接近目前電池生產廠設計之全電池測試;開發電解液技術及效能檢驗分析平台,與國內電池廠商進行產學合作及進行技術驗證,促成與學界或產業團體合作研究(37案)。」

綠能科技創新研究與服務平台計畫(4/4)
109年實際執行趨勢圖
 年累計執行進度(%)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

年累計預定進度(a)(%)

年累計實際進度(b)(%)

進度比較(b-a)(百分點)

年計畫經費(c)(千元)

年累計執行數(d)(千元)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d/c*100%)(%)

註1、年計畫經費執行率=截至目前之年累計執行數/年累計分配預算數*100%
註2、本頁面圖表配合計畫管制週期進行更新調整,若管制週期為季報或半年報,可能出現部分月份為空白之情形。
註3、部分計畫之推動未編列年計畫經費,可能造成年計畫經費執行率為0的情形。

留言總數 0留言 0 關注


綠能科技創新研究與服務平台計畫(4/4)(109年度辦理情形)
綠能科技創新研究與服務平台計畫(4/4)(109年度辦理情形)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