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於105年01月01日結束於108年12月31日
農業生產環境安全管理研發:行政院107年09月10日科部前字第1070062935號
72,594(千元)
1050784:研擬農業生產環境安全保護雲及強化監控機制
1.完成連續水質自動監測系統採水及警報功能
2.辦理跨部會教育訓練
3.完成具備高污染潛勢圳路之農田水利會服務案例
1050784:整體計畫績效管理
1.辦理成果分享會
2.協助計畫成果發表刊登在平面或電子媒體
3.完成108年度計畫績效報告書
1050784:建立灌溉水質自動監測網及監測技術
1.完成水質自動監測網設備與後續維運工作移交農田水利會及辦理教育訓練
2.完成分析現地樹脂縮時膠囊數據與限縮污染熱區結果
3.完成潛勢區各類污染總量推估
4.完成行動實驗平台年度派遣任務
1050784:建立農業生產環境安全之管理及監測機制
1.提出農業生產環境監測管制標準整合修訂之建議方案
2.完成農業生產環境安全聯合監測調查整合架構建議
3.提交農業補貼政策適宜推動區域之優先順序建議之研究報告
4.完成農業水土資源分級地圖及高污染潛勢地圖製作
5.提出列管事業周遭區之廢水排放管理改善措施建議
6.完成農業生產環境因應管理機制及定常性維運方案
1050784:農田水土與作物調查及污染改善措施研發
1. 完成土壤與地下水重金屬、硝酸鹽污染調查
2.完成分析能力比對試驗結果報告
3.完成鎘污染潛在風險農田作物安全管理改善指引
4.辦理鎘污染潛在風險農田作物安全管理改善措施講習會
5.調查糙米無機砷濃度偏高區域一期作之追肥種類與施用量、糙米無機砷與土壤總砷
6.舉辦降低農用灌溉地下水砷含量技術宣導會
7.完成根圈鐵氧化物生成與糙米砷累積之相關性驗證報告
一、研發農業生產環境安全保護雲及強化監控機制
以農業生產環境安全保護雲之應用及推廣為主要目標,提供水利會及環保單位水質因應管理機制與圖表產製,並辦理整體性系統教育訓練與服務案例推廣,落實系統應用功能於各相關農政環保單位。
二、整體計畫績效管理
從管考、管理、成果推廣及協助移轉機制建立來推動整體計畫執行成效。
三、建立灌溉水質自動監測網及監測技術
建置隱患區灌溉水質監測網,行動實驗車出勤支援現場案例,並辦理水質監測設備與行動實驗車教育訓練,使相關水利會熟悉系統與日常維護操作。
四、建立農業生產環境安全之管理及監測體系
彙整國內外污染物在環境介質之轉換機制、環境監測方案、管制標準競合等研究成果,藉由試驗與資料分析,檢討水體、土壤及底泥現行管制標準之合理性,建立本土化農業環境安全聯合監測之最佳方案。
五、農地作物調查及污染改善措施研發
持續農田水土重金屬調查;彙整歷年研究成果,研擬鎘、鉛污染潛在風險農田作物安全管理指引草案;推廣降低作物鎘、鉛吸收栽培技術,大幅降低鎘、鉛污染風險區作物重金屬超標風險;研究土壤管理對水稻砷吸收之影響、開發降低地下水砷濃度技術。
【研擬農業生產環境安全保護雲及強化監控機制】
1完成連續水質自動監測系統採水及警報功能及取水口位置之數化13條
2辦理11場次跨部會教育訓練
3完成20次以上具高污染潛勢圳路之農田水利會服務案例
【整體計畫績效管理】
1辦理成果分享會1場
2完成計畫亮點成果文章露出4篇、108年度計畫績效報告書1式
【建立灌溉水質自動監測網及監測技術】
1辦理3場教育訓練、15場派遣任務
2放樣地區34個點位;教育訓練及服務案例8個區位
【建立農業生產環境安全之管理及監測機制】
1提出監測管制標準整合修訂之建議方案1式
2辦理聯合監測機制檢討會議、調查整合架構建議1式
3提交農業補貼政策適宜推動區域之優先順序建議報告1式
4提出列管事業周遭區之廢水排放管理改善措施建議1式
5完成因應管理系統定常性維運方案1式
【農田水土與作物調查及污染改善措施研發】
1辦理鎘污染潛在風險農田作物安全管理改善措施講習會2場、指引1式
2糙米無機砷濃度偏高區域一期作之追肥種類與施用量、糙米無機砷與土壤總砷45處
3舉辦降低農用灌溉地下水砷含量技術宣導會1場
4完成根圈鐵氧化物生成與糙米砷累積之相關性驗證報告1式
年累計預定進度(a)(%)
年累計實際進度(b)(%)
進度比較(b-a)(百分點)
計畫進度
計畫進度
總累計預定進度(A)(%)
總累計實際進度(B)(%)
總累計進度比較(B-A)百分點
計畫進度
年累計分配預算數(c)(千元)
年累計執行數(d)(千元)
年計畫經費執行率(d/c*100%)(%)
經費使用
經費使用
總累計分配預算數(C)(千元)
總累計執行數(D)(千元)
總計畫經費執行率 (D/C*100%)(%)
經費使用
0留言
0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