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主(協)辦機關 教育部

國家圖書館人文社會學術性引用文獻資料擴增建置計畫(4/4)(112年度辦理情形)

開始於109年01月01日結束於112年12月31日

目前進度

啟動囉
109/01/01
  (第4年 / 4年)
   
   
   
完成了
112/12/31
計畫類別
政策計畫
管制級別
自行管制
管考週期
每季

年計畫經費

0(千元)

落後原因分析

機關因應對策

一、關鍵挑戰:引文書目資料類型多元,必須確保建檔正確性學術資料庫的價值,建立於資料具有豐富性、收錄資料之優質性、涵蓋時間範圍的充分性以及書目資料之正確性。本計畫的相關資料庫「TCI-HSS資料庫」即以同時兼顧此等特色為目標,以期成為有用、高價值的重要資料庫。在資料庫內容的豐富性方面,本計畫回應臺灣人文與社會學者重視專書與博士論文的領域學研特色之呼籲,除期刊文獻之外,亦收錄臺灣人文與社會學領域之博士論文以及專書暨專書論文,並將其引用文獻加以建檔,是各種引文資料庫中,特色獨具的資料庫。在收錄資料的優質性方面,本資料庫設定收錄期刊的標準,並由學者專家所組成之本資料庫的諮詢委員會、以及國科會學門召集人等,共同協助遴選所將收錄之18學門相關期刊與專書,保障本資料庫所收錄資料之優質性,以足資評鑑與研究之參考。在涵蓋時間範圍的充分性方面,本資料庫兼顧回溯過去與整理當下,舊刊與新刊文獻暨其引文建檔,齊頭並進;現在計畫已進入第三個四年中程計畫,將持續建置新增期刊資料、專書、專書論文以及博士論文等之參考引用文獻,並回溯建置1980年以來並持續回溯1970年代的期刊文獻及其引文資料。以建置較為完整之「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使本資料庫進一步成為資料範圍或時間涵蓋範圍之充分性,實已獨步於華文的同類資料庫為計劃目標。前述使資料庫具有價值的各種努力,其價值的體現,全賴於最具關鍵也最具挑戰性的書目資料建檔之正確性。學術出版品的建檔,目的在於為每一筆著作,建立身分證一般的代表資料,以確保資源查找時,得以順利對應至著作。而本資料庫所需建檔的引文數量龐大,作業人數多,而被引用的參考文獻類別多元,包含專書、專書內的篇章、期刊論文、博士論文、研討會論文、研究計畫、網路資源等各類文獻;不同類別的文獻所需建檔的欄位不同,而且包含亞、歐、美等多種不同語系之文獻;如何讓數十位建檔人員,都能熟悉建檔規則、精確判斷類型並正確建置資料,是極大的挑戰。本計畫於各年度招標規範中,均規定錯誤率不得高於百分之三,且實務上為建檔人員舉辦教育訓練,並由本計畫助理團隊嚴謹進行品質查驗,故能確保資料具備高度正確性。二、不畏繁瑣,嚴格落實委外建檔契約要求,把關廠商建檔品質本館以專業數位典藏之經驗以及行政部門協力把關督責雙管齊下之策略,終於將建檔作業,導入至今日的正軌,詳述如下:(一)專業數位典藏理念的堅持因為引文類型多元的建檔者能力培養,並非朝夕可致,故基於對本專案最高利益,以加強教育訓練,積極培養建檔者能力,較為妥適與具長期效益。本專案團隊積極查驗與輔導,不厭其煩訂正錯誤,堅持數位典藏建檔正確率的價值,廠商各月成果均按時繳交並通過驗收,工作團隊雖備極辛勞,但112年第1-4季各期驗收結果均符合契約規範錯誤率小於3%,第1-11期驗收引文建檔錯誤率僅兩期超過1%,平均錯誤率為0.64%,持續維持優良的正確率,得以確保本資料庫收錄內容之資料正確性及品質無虞。(二)專案管理專長與資訊技術應用技巧的發揮本專案各年在為下一年度進行招標作業時,均依據實際執行情形,於招標規範內容進行必要的調整,並輔之以本館於期初提供新得標廠商建檔人員的教育訓練課程、或由廠商自行訓練新進人員並由本館助理輔助教學;本館與承作廠商均以如履薄冰之審慎態度,進行建檔管理流程之設計規劃與實際督導,故高度提升建檔之正確率。112年度至今之建檔品質得以維持良好的正確率,第1-4季各期錯誤率平均為0.64%,最低錯誤率的月份僅為0%,每季皆低於係本建檔專案的招標規範規定錯誤率不可超過3%。考量此專案由駐館人員共同擔負建檔與校正作業,而引文類型林林總總,各類型引文並無一致格式,能達到此極低錯誤率的高水準建檔品質,誠屬不易。 (三)行政部門群策群力建檔專案的品質,有賴廠商專案管理者與廠商建檔同仁的充分配合。本館專案承辦者與工作團隊,一方面於輔導與品質查驗必須嚴謹客觀公正,另方面亦必須善於保持和諧關係,使建檔者愉快積極地認真工作。然嚴正督責與和諧關係二者有相左之虞,本館各行政部門相關組室的「共同把關」,成為承辦單位的最佳後盾。本館驗收上由各組室共同監督,使廠商無可投機,而必須腳踏實地執行至符合契約規範標準。故本專案之成功順利執行,乃是本館群策群力之成果。

年度目標

本專案年度計畫工作主要包括:一、充實建檔內容,並符合資安規範;二、TCI-HSS應用與加值服務二大類。計畫年度目標需達成的主要工作項目包含「建檔」與「TCI-HSS系統維護與功能新增」二大要項:(一)擴增建檔「來源文獻」與「引文」本「國家圖書館人文社會學術性引用文獻資料擴增建置計畫」的主要業務為持續擴增建置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的重要文獻類型(包括期刊文獻、博士論文、專書、專書論文)之新刊與回溯資料之「來源文獻」與「引文」。在112年度經費支應下,建檔總數量547,250筆,規劃如下:1. 來源文獻(含期刊篇目、專書書目、專書論文篇目):42,000筆; 2. 引文文獻:(以期刊文獻為主,少量專書、專書論文、博士論文等之參考文獻):預計建置約504,750筆。3. 權威資料:預計建置約500筆。(二)TCI-HSS系統維護、功能新增與提升資通安全防護能力本專案相關的TCI-HSS系統,一方面提供建檔,另方面將成果提供檢索服務;隨著資料量的增加,系統必須隨時調校、升級、進行重複資料的清理以使系統保持最佳效能狀況,俾能順利支援前台服務以及後台建檔與日常業務。另外,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以及資料量增加而使系統可產出更多元之加值服務,以及政府部門包括國科會與教育部所需評比評鑑參考統計資料,國圖透過系統功能新增與精進優化之各種方案,優化檢索服務與統計報表製作等之效能。112年計畫之系統相關措施如下:1. 系統穩定度維護(1)多重備份機制:備份與備援系統維護、監控與演練(2)系統內容具正確性(3)系統運作具穩定性2. 持續監測防止不當下載與入侵(1) 300次下載即予以阻擋(2)在一定的檢索時間/檢索次數之後,使用者即必須輸入驗證碼3. 配合行政院有關資訊安全之規範,完成系統的資訊安全相關措施。二、利用TCI-HSS系統的加值服務(一)依據符合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特色之指標統計產出評鑑參考統計報表過去透過程式撰寫,使系統的統計功能,得以依需求設定而產製包含以下資訊之報表:主要是可供學術評鑑績效審查之用的各大學或研究中心研究人員之著作數、被引用數、著作發表於核心期刊之比例、以及引用各校/各研究者著作之文獻刊登於核心期刊之比例等之報表。每年定期更新產出該統計報表至少一次,以供評鑑參考。(二)協助政府機構評鑑個案,提供評鑑的客觀統計參考數據1.協助國科會『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暨核心期刊收錄』實施方案,並依國科會提供之當年度申請參加評比之學門刊物清單,配合依限完成提供約5-10學門相關期刊及其引文的數據資料,以供作為評鑑作業參考。2.加強對教育部、高教評鑑中心、各大學、科技會報辦公室等,提供學術評鑑政策制定的參考用基礎資料,尤其將以「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收錄的多類型資料、以及針對被多類型文獻引用的統計等實證資料為例,推廣對於學術發表類型多樣性的重視。3.可提供統計著作與被引用情形的學校數為158校,或依需求機構提出的學校數。亦可依研究人員姓名進行報表製作。4.於年度成果報告書中,將統計呈現總提供統計報表之資料筆數。(三)提升服務學術社群1.辦理推廣教育活動:至少4場次;將積極透過機構、大學、與企業利用教育課程,延伸系統的服務效能,支援機關策略的研訂。2.辦理競賽:2次,以收激勵與推廣之效。3.支援國圖辦理「國圖90,感謝有您—資源共建共享,知識永續傳承」,發表撰述《臺灣學術資源風貌》報告分析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學術資源利用情形及研究主題概況,以供政府機構、學界、研究機構、出版界等各界參考。並透過記者會等媒宣,廣宣此一發布內容。4.於舉辦活動時,透過多元管道,如國圖官網與社群管道宣傳,加強行銷與推廣。(四)協助政府政策宣導:全年度於TCI-HSS資料庫的「最新消息」,轉貼國科會有關人文會領域之政策、補助、演講活動、期刊評比結果等各種公告資訊,增加政府政策宣導的管道,幫助提升宣導實效。(五)輔助各大學充實機構典藏:提供大學免費申請「教師著作書目API」與「引用統計加值應用API」,輔助各大學建置充實機構典藏的教師與研究者之著作資料,且以引用相關的統計數據,優化其資料庫系統,裨益各校學術研究成果之整理與後續之評鑑應用。(六)跨領域社群:組織跨領域社群,邀請不同領域專家學者參與,確保資料庫發展方向的正確性,提升資料庫的價值。

重要執行成果

計畫亮點:「一、資料庫收錄內容豐富,彰顯臺灣學者研究成果能見度與影響力1. 致力完善收錄學術文獻本資料庫收錄包括學術期刊、專書、專書論文及博士論文,為臺灣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建構一個具有特色、符合臺灣學界需求之引文索引資料庫。112年度依契約完成建置文獻篇目、引文及權威資料共計574,313筆,並不斷增加中。2. 持續擴增資料庫「來源文獻」、「引文」及「權威資料」收錄量本計畫各年度均投入90%以上經費於建檔作業,以不斷新增「來源文獻」及「引文」及「權威資料」。截至112年12月底止,本資料庫已累積收錄「來源文獻」約54萬餘筆、「引文」約816萬7千餘筆及「權威資料」計57,779筆。3. 產出數據指標資料,供學術研究利用本資料庫長期建檔擴充資料庫收錄內容,可產出相對客觀且可信度高之書目計量指標,包括「被引用數」、「被點閱數」、「5年影響係數」等,以提供使用者查詢並進行學術研究發展歷程等一步相關利用。4. 透過資料庫收錄內容,展現我國人社領域研究成果及相關連結透過本資料庫所收錄的巨量資料,不僅可了解特定文獻、學者之間學術資源利用情形,更可展現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研究成果中,文獻與研究者彼此之間的連結。二、透過API加值服務,無償供大學校院應用本資料庫提供「引用統計加值應用API」與「教師著作書目API」兩種API服務,提供大學校院非營利目的之應用。本年度計有國立中正大學及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共申請使用2次,截至112年第4季已計有10所大專院校,提出14次申請。說明如下:1. 加速學校機構典藏及評鑑機制建置透過「教師著作書目API」,本資料庫無償提供學術研究機構取用該單位研究人員各類型著作之書目清單、各著作「被引用次數」等資訊,供各大學充實機構典藏,應用於機構內部政策制定以及評鑑作業資料準備之參考。2. 為典藏機構資訊檢索平臺提供加值應用申請介接「引用統計加值應用API」之單位,可由該機構平臺獲得特定著作之被引用情形,並可指引使用者進一步查閱該筆資料之參考引用文獻,以及其他深入的書目計量統計等資訊。三、積極進行跨單位及跨部會協同合作本計畫亦積極進行跨單位及跨部會協同合作,輔助政府機構作業供客觀統計數據。1. 製作統計數據報表,協助教育部相關政策績效評鑑作業本計畫每年第4季均透過資料庫統計數據,整理製作「各大學教師著作與被引用情形統計報表」,提供教育部作為「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績效評鑑作業參考資料。2. 協助國科會「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暨核心期刊收錄」作業,優先完成當年度受評刊物建檔作業。本資料庫所產出之期刊5年影響係數,現亦為國科會「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暨核心期刊收錄」實施方案之期刊評比作業內容參考項目。本資料庫每年3-4月獲國科會人社中心通知當年度受評比學門及刊物內容後,即據其清單比對資料庫內容,並優先進行建檔作業,以確保國科會方面參考受評刊物相關數據指標之客觀性及正確性。」 / 關鍵成果:「本計畫適時新增及回溯建置學術文獻之來源文獻及其引文資料;資料庫穩定成長運作,未來內容更具完整度,效益如下:一、支援學術研究透過學術性文獻、論文、以及其引用文獻資料的建置,提供整合查詢人文及社會科學文獻,提升檢索效益,支援學術研究。二、建立文獻間、學者間的研究關連本資料庫所建置的文獻關連,除呈現臺灣學者引用資料的情況外,亦可幫助使用者進行「滾雪球」式的文件查找,有助於蒐獲深、廣度兼具的參考文獻。三、提供分析統計學術期刊被引用數及其影響係數呈現學者個人與機構之研究能量與研究影響力相關統計,此等數據可提供評鑑個人、學術機關及出版單位相關成果的影響力之參考,是學術評鑑的參考指標,可資政府部門進行各類評鑑(例如「國內期刊評比制度化」、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績效評鑑等業務)的客觀佐證資料,有助於教育部與國科會客觀地達成學術評鑑。四、擴充資料庫之範圍、內容,厚實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成果資產五、完成以科技為基礎的學術生產力之客觀數據的總整理六、邀請學術社群參與研究開發評比與評鑑相關指標,共商共議建構具有特色的系統七、當資料量達到一定規模時,自然成為優勢資料庫,可作為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檢索之重點資料庫八、提供永續觀察學術文獻之長久發展趨勢,可使對學術界具有深遠影響力的學研佳作增加能見度,有助於趨勢預測與間接影響政府政策之形成與研訂九、最終效益是全面性地帶動國內學術環境與學研風氣之正面發展」

國家圖書館人文社會學術性引用文獻資料擴增建置計畫(4/4)
112年實際執行趨勢圖
 年累計執行進度(%)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

年累計預定進度(a)(%)

年累計實際進度(b)(%)

進度比較(b-a)(百分點)

年計畫經費(c)(千元)

年累計執行數(d)(千元)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d/c*100%)(%)

註1、年計畫經費執行率=截至目前之年累計執行數/年累計分配預算數*100%
註2、本頁面圖表配合計畫管制週期進行更新調整,若管制週期為季報或半年報,可能出現部分月份為空白之情形。
註3、部分計畫之推動未編列年計畫經費,可能造成年計畫經費執行率為0的情形。

留言總數 0留言 0 關注


國家圖書館人文社會學術性引用文獻資料擴增建置計畫(4/4)(112年度辦理情形)
國家圖書館人文社會學術性引用文獻資料擴增建置計畫(4/4)(112年度辦理情形)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