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者 Fanny Chen
已附議589 (時間已截止)
尚須4411個附議
勞動部年度收到的就業安定基金達新台幣188億元,其中約有48億元來自聘有外籍看護工的家庭所繳納,但「錢不知道用去哪了」,呼籲政府應將聘僱外籍看護家庭所繳納之就業安定基金「專款專用」在提升長照服務品質:務須提升外籍看護工的照顧品質,並厚植本土長照人力。過去5年外籍看護工的聘僱快速增加2萬4000人,22萬外籍看護工才是長照制度的關鍵議題,但至今仍未看到政府對此有明確作為。長照2.0明年隨即上路,聘有外勞的家庭對各項長照服務仍和1.0時期一樣處於「看得到但用不到」的狀態。此做法不但低估外勞家庭的長照需求,也忽略培植本國居服員的工作機會。
目前勞動部將這筆經費用來推動外籍看護工周休一日計畫、機構派遣走動式外勞,但對家庭照顧者「周休一日」、支援「在職照顧者」、補助外籍看護工聘僱家庭使用長照服務等等符合人性的長照措施推動,都尚未有進度。
希望政府能正視失能家庭的痛苦,將家事外勞雇主繳交的就業安定基金 "專款專用" 在培植本土長照人力和提升外籍看護長照品質:積極推動促進本國居服員就業、建立媒合平台鼓勵大專院校老人福利相關科系學生投入長照服務,補助外籍看護工聘僱家庭使用長照服務、強化外籍看護工教育訓練、建立家事外勞合理退場機制(如:懷孕外勞並不適合擔任勞力強度高的照顧工作)、銜接本國居服員和外籍家事外勞的服務,並能以此專款安排各縣市社工定期巡訪失能家庭。
附註:內文出處部分來自「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http://www.familycare.org.tw)
每年由聘僱外勞的家庭類雇主繳交給勞動部的就業安定基金費幾近50億,但卻沒有直接運用在本土長照體制的運作,實在令繳交費用的外籍看護雇主們不解又氣憤。影響所及的現實情況是:目前服務失能家庭的外籍看護/外籍幫佣的人品良窳不齊,工作品質近幾年有江河日下之勢。
動輒想逃跑打黑工,或在家懶散怠工、或只是拿家庭類雇主申請函當跳板想要轉職改當產業外勞的外籍家事勞工的情況越來越多,讓失能家庭照顧者們蒙受雪上加霜的身心重擔。常常申請來的外籍看護不僅沒有發揮到分憂解勞的功能,甚至逃逸無蹤(勞動部2016年8月的資料顯示:在台社福外勞近23萬,但是逃逸外勞有5.2萬人),讓失能家庭面臨金錢和善後時間成本。但至今政府都無合適管道能讓失能家庭快速退聘失格外籍看護,並引入合法本國籍居服人員的替代長照人力。政府要求聘僱外籍看護的僱主們出錢繳納就業安定基金,至今卻沒有辦法換來本國籍看護安定就業媒合機會,這是什麼邏輯?實在令人不解。
因此,本人建議政府應將家事外勞雇主繳交的就業安定基金 "專款專用" 在培植本土長照人力和提升外籍看護長照品質:積極推動促進本國居服員就業、補助外籍看護工聘僱家庭使用長照服務、強化外籍看護工教育訓練、建立家事外勞合理退場機制(如:懷孕外勞並不適合擔任勞力強度高的照顧工作)、銜接本國居服員和外籍家事外勞的服務,並能以此專款用於各縣市社工定期訪視失能家庭。
呼籲政府應要把握國人現在已漸次認同「長照須由本國居服員來供應」的時勢,運用此筆經費,將長照人力主要提供者由外籍家事勞工逐步規劃轉移回本國居服員供應,穩定長照服務品質,才是台灣社會長治久安之福。
附註:內文出處部分來自「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http://www.familycare.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