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讓義務教育也能誕生出畫家、舞蹈家、音樂家和戲劇演員

提議者 Bob Wang

已附議1790 (時間已截止)

尚須3210個附議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16-10-24
檢核
2016-10-27
檢核通過,自次日進入附議階段
不通過
2016-12-25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當一個低收入家庭的孩童他夢想成為數學家,以數學最為自己一生吃飯的工具,他可以從國小一年級第一節數學課便專心聽課,不斷努力算數學,遇到不會的題目便問老師,然後,大學考上台清交數學系,再攻讀碩士、博士,最後成為某大學的數學教授,這期間政府都會輔助學費,他只要負擔學雜費、宿舍費、書錢等等⋯⋯二十年左右的求學過程,不需付出讓低收入家庭無法負擔的費用,但若這個孩童當初的願望是想成為音樂家呢?

從小學的第一天,他會認真聽每一堂音樂課,高音笛吹得比其他人厲害,到了國中,他中音笛會比其他人厲害,到了高中,他想試著考音樂班⋯⋯ 他會發現他幾乎什麼樂理都不會。

別人有錢去上每小時要1000多元的鋼琴、小提琴、單簧管課,他只有每個星期一節的音樂課,段考前還都會被拿去考試。

別人有錢去買好幾萬、甚至好幾十萬的樂器,而他只會吹中音笛和高音笛。 最後,他只能放棄他成為音樂家的夢想。

成為音樂家和成為數學家為什麼差這麼多? 對,因為金錢,也因為學校沒有把音樂當成一個「重要」的科目。

這個國家,不,是全世界的義務教育對於藝術科目皆不重視, 從前,學習任何東西都是要昂貴的學費請老師教學,但義務教育出現之後,個人所需負擔的學費大幅降低,為什麼同樣的作法不能套用在繪畫、音樂、舞蹈、戲劇上?

而臺灣學生上課的時數原本就比其他國家都來得多,為何不能將總是被認為「重要」的科目、如數學、英文、理化等科目的時間上課時間縮減,使繪畫、音樂、舞蹈、戲劇等科目變成和數學國語一樣重要呢

我們不該放棄每個人的可能性,今天你沒有語文天賦,說不定你擁有優秀的舞蹈細胞,可是你永遠都不知道或無法發揮,因為表演藝術課都被拿來考英文考物理了,因為表演藝術課的分數不被重視。

想想,義務教育在全世界實行這麼多年了,有多少人的天賦就像上述的例子一樣被埋沒?

因此,在此建議,

我們一定要讓藝術科目在學校課程中擁有和數學理化一樣重要的地位,

將藝術科目的上課時數變成和國文社會等主科一樣,讓藝術不再是只有較高收入家庭才有權利學習的事!

利益與影響

1.提升國家軟實力

2.讓中低收入戶孩童也能學習藝術,使學習藝術不再只屬於上級社會階層的專利

3.縮短十二年國教競賽加分所導致的貧富差距

4.改善人文藝術科目在學校長期以來地位低於學習主科目的狀況

5.讓孩童對於未來有更多選擇

6.讓義務教育的學校課程不再只是不斷考試,而是真的能讓孩子們去探索、發現且發展自己未來的夢想與目標!

權責機關

主辦單位 教育部 

136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2020-11-12
 
資料共筆,

您也許感興趣的點子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眾開講政策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審計議題還有...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