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者 智智
已附議13 (時間已截止)
尚須4987個附議
廢除國中小(高中職)教師上下學交通導護
隨著教育環境的變化,教師的角色與責任持續調整。當前的教師上下學導護計畫設想是為了保障學生在校外的安全,但在實際運作中,有必要重新評估其有效性及可行性。
1. 學生安全
意外風險:上下學時段,尤其是在繁忙的交通道路上,學生面臨著較高的意外風險。教師導護能夠提供即時的指導與協助,降低事故發生的機會。
心理支持:教師的在場可以為學生提供安全感,尤其是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面對交通、陌生環境等因素可能會感到害怕或不安。
2. 教師的職責與負擔
工作量:導護計畫會增加教師的工作責任,尤其是對於那些已經在課堂上負擔沉重的教師來說,這可能會導致工作壓力加大,影響教學質量。
專業發展:如果教師的時間和精力被過多地佔用於上下學導護,可能會減少他們投入自身專業發展和學術研究的機會。
教師安全:教師暴露在隨時可能發生意外站崗隨時可能會有職災風險
3. 校園及周邊環境
交通基礎設施:是否有足夠的安全設施(例如,人行道、過街天橋、交通號誌等)來保障學生的安全?如果這些設施不完善,廢除教師導護計畫可能會增加學生的風險。
社區參與:社區、家長或志願者是否有能力或意願參與到學生的安全保護工作中?這可以成為一個替代方案,減輕教師的負擔。
4. 替代方案
科技應用:考慮使用科技來提高學生的安全性,例如 GPS 定位系統、行動應用程式來讓家長和學校實時追蹤學生的行蹤。
增強警力巡邏:是否可以與當地警方或社區保全合作,在學校周邊增加巡邏,這樣來提供額外的安全保障。
交通教育:強化對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讓他們了解如何安全過馬路、避開危險,以及在遇到緊急情況時應該如何處理。
5. 社會輿論與政策考量
家長與社區的聲音:在決策過程中,應聽取家長和社區的意見和需求,了解他們對於導護計畫的看法,這有助於做出更符合實際需求的決定。
政策調整:如若廢除導護計畫,需考慮到相關政策的變化,並制定新的政策以確保學生仍然能在安全的環境中上下學。